最终打的还是资源的对拼。
也就是消耗战。
现在大明后方,没有被闯王波及到的地方已经开始耕种了。
而建奴放下捕猎跟种植,跟大明在边境上打消耗战?
该害怕的人是皇太极,而不是周显。
所以,周显进退有序,无论他皇太极要真打还是另有隐情,周显都要表现出比皇太极还要更加期待战争的嗜血状态。
周显安排就绪,军方的这些大佬箭步退出乾清宫。
接下来就体现出周显军制改革跟重用实干型军方人物的好处了。
以往大明要备战,最快也是六七天。
可是在第二天。
大明朝的九边就开始了异动。
首先是之前奉了周显的命令驻扎在宣府的金吾卫。
在卢德麟的统帅下,威风凛凛的出宣府,朝着辽东前线奔赴。
接着便是宣府军整体往辽阳方向布置哨骑,甚至城内已经做好了随时转移阵地去支援辽阳的准备。
其次就是上谷军镇以及锦州军镇的守军迅速集结。
他们直接奔赴辽阳。
而空出来的锦州军镇跟上谷军镇则被朝廷训练的新兵入驻镇守。
以此良心循环,快速轮转。
却只在一天之内就窥见了全貌。
与此同时,北京城那边的战报也随着时间的推移传遍了整个大明王朝的国境。
此时最感到压力缓解的人则是闯王李自成。
随着高云翔被搞崩溃之后。
李自成带着义军半年时间内都在陕西跟河南一线打转。
他遇到了大明王朝最强硬的硬骨头,孙传庭。
孙传庭的年纪跟李自成相仿。
两人都在当打之年,而且孙传庭练兵也堪称铁血。
历史上的孙传庭之所以被李自成搞的全军覆灭,兵败被杀。
那是因为崇祯一个劲的催促他让他跟李自成决战。
而崇祯既不给他派兵,也不给他派粮草军饷。
这仗怎么可能大赢?
可是现在,周显几乎把朝廷筹备的军饷第一时间砸在孙传庭这边,又解脱了孙传庭的指挥束缚,让他尽情的发挥自己的军事才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