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水太凉?先给你一刀!

大明憨婿 七月吖 1155 字 2022-10-21

宣府军扼守雁门关,是阻挡螨清入关的重要门户。

本身就被朝廷寄予厚望。

若是军中哗变,岂不是给了猎犬哈赤投机的良机?

宣府一失,不仅上京成了孤城,中原大地再无险可据。

然而,朝堂之上,除了周显表现的惊讶,其他人都风淡云轻。

陈庆之也不抱希望,因为他最近已经就宣府军变之事,接连递了十二份折子。

崇祯皇帝肯定是收到了。

却一直压着不予处理,更无法公开。

今日驸马少保问政,不过是崇祯退出来的挡箭牌罢了。

但是陈庆之明知说了无用,还是要说。

他是军人,现在已经不奢求什么高官厚禄了,只希望能够保家卫境。

因为他的全家老小,就在宣府。

他也是地地道道的山西人。

“总旗大人,您有所不知。”

“宣府军这两年在关外对建奴用兵,鏖战数月,损失惨重。”

“上个月末将返回宣府,却等不来朝廷的抚恤,末将发文跟兵部陈情,又被断了粮草军饷。”

“是以,宣府军的一众将士,无路可走……”

听到这里,周显便知道问题的严重性了。

这可不是单纯的因为军饷哗变。

也恰恰反应了明末边军的任性。

边军一直是明朝的边陲壁垒,却也是皇帝的心头大患。

大明朝自明成祖朱棣时期,便采取扩边镇守之策。

且划分了九个军镇,史说:九边。

其中宣府边军驻守的军镇实力最为强劲,作用也最为重要。

因为宣府地处燕京西北,扼手雁门。

北接草原,南通关内。

自古便是兵家必争之地,也是龙兴起兵之地。

努尔哈赤早就对这里垂涎三尺。

另一位藩镇大佬吴三桂也看上这块战略宝地。

宣府,正如大明的肝脏,稍有动静,便能产生地动山摇的影响力。

这事……

周显略一思索,板着脸问道:“户部没有拨银吗?”

户部侍郎闪身而出:“回周总旗的话,半个月前,臣已按宣府军上述的清单核对,按数发放了军饷,并补充了粮草跟器械。”

“哦,那就是兵部不作为了。”

周显此言一出,不少官员的目光落在兵部尚书阎鸣泰的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