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别是在静难军造反的时候,昌黎豆卢氏的表现颇有古怪。杨守文从塞北返回幽州的时候,曾听管虎说过,但当时他急于南下,并未放在心上。不过,也正因为这个缘故,他对豆卢氏也有一些印象。特别是在圣历二年,豆卢氏被并入范阳卢氏家族,曾引发了许多争论。那时候他就生活在荥阳,也挺郑镜思说过。
五姓七宗,最重血统。
偏偏范阳卢氏接纳了豆卢氏这么一个带有非常明显的鲜卑血统的胡人家族,令不少世家大族感到不满,认为范阳卢氏玷污了世家大族千百年来的纯净血统。
可事实上呢?
早在李唐入主关中,陇西李氏接纳李唐时,就已经开了先例……
杨守文疑惑看着陈子昂,沉声道:“管叔的死,莫非与豆卢氏有关吗?”
陈子昂道:“圣历元年,突厥兵犯河北,静难军造反,慕容玄崱率部兵临城下……青之应该对这件事有印象,也应该知道当时的一些情况。那次叛乱,豆卢氏手握重兵,却迟迟不肯救援昌平,其中的古怪,不知道青之你有没有想法?”
对于那次叛乱,杨守文当然是记忆深刻。
在他看来,若非突厥造反,也许他现在还无忧无虑的在昌平生活。
“其实叔父应该清楚,那次突厥造反,疑点颇多。
我曾听管叔提起过豆卢氏的事情,说他们按兵不动,后来若非李元芳李大将军强令他们出兵,他们恐怕也不会驰援昌平。只是那件事……后来却无人再去过问。”
杨守文言语中,带着一丝嘲讽。
李显赧然,而上官婉儿,则发出一声长叹。
“青之,非是我们不想追查,而是那件事牵连太广,即便是陛下,也感到忌惮。
那件事一旦追查下去,可能会死很多人,甚至会使得时局再生变化。
当时,狄公便劝阻陛下,莫要再继续追查了……陛下在权衡之后,最终决定放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