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啊,我记得去年杨守文入川之前,曾杀了一个道士,而那道士似乎就有正一道的弟子。张士龙出手刺杀杨守文,可能是为那道士报仇,若如此倒也算是正常。”
“正常,据我所知,那道士似乎是欺辱一清道长,因而激怒了杨守文。
而且,杨守文毕竟是朝廷命官,此次更是奉旨返回神都述职。如果按照你的意思,是不是说张士龙可以无视杨守文朝廷命官的身份,对他行刺杀之事?那朝廷颜面何存?”
“张侍郎,我并没有说,张士龙刺杀杨守文是理所应当。
我只是说,只因为张士龙的个人行为,便要迁怒整个正一道,似乎有些不妥当吧。”
“是吗?
那若是以高侍郎所见,百万信徒可以无视律法,云集五龙镇,围攻县衙,就妥当了不成?”
朝堂之上,激辩不止。
双方各执一词,都不肯轻易退让。
武则天端坐龙椅之上,静静看着丹陛下争论的双方,一双凤目微合,一言不发。
她看得出来,这场争论表面上看只是围绕正一道是否应该加以约束,可实际上却是东宫和相王府之间的一次试探性的博弈。这让她非常高兴,因为从这一次试探中,武则天可以清楚感受到,太子的力量正逐渐增强,同时开始尝试发出自己的声音。
在此之前,每次朝议基本上都是有相王一系的人马掌控话语权,太子明显处于下风。
虽然有的时候,太平公主会为太子说话,但如果不牵扯到她的利益,基本上都是袖手旁观……
武则天嘴角,微微翘起。
看样子,杨守文这次在安南之战中的表现,令太子底气增添不少。
这也正常,伴随着杨承烈出任北庭都护,太子的手中,其实就有了一支可以依靠的军事力量。而杨守文在安南的表现,在某种程度上,也令太子获得了岭南一系的支持。
如此一来,李显的话语权自然会有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