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统一南方时,六诏曾出兵阻挠。越国公杨素邀约六诏之主议事,他单人独骑前往,令得六诏畏惧,于是六诏之主联名签署六诏乘象书,以表示对杨素的敬重。
那乘象书的内容很简单:凡持有六诏乘象书者,可号令六诏。
嗯,大体上就是这个意思。
只是后来,隋朝突然灭亡,以至于六诏乘象书少为人知……据说,唐太宗李世民占领洛阳后,曾寻找六诏乘象书的下落,但是却不见踪迹。渐渐的,这六诏乘象书也就被人们所遗忘。
蒙舍诏?南诏?
杨守文隐隐约约,似乎捕捉到了一道灵光。
说实话,杨守文对蒙舍诏并不是很熟悉,但是他却记得南诏。
历史上,特别是从天宝年间开始,南诏建国之后,与大唐貌合神离,数次与吐蕃勾结作乱。其中,与大唐最为著名的一场战役,便是时任剑南节度使的鲜于仲通在天宝十年率部八万出征,结果在大和城外被南诏击败,唐军一役折损数万兵马。
之后,也就是在天宝十三年,剑南留后李宓率部七万进发南诏,结果全军覆没……
在这以后,大唐遭遇安史之乱,无力南顾,也使得南诏越发猖狂,与吐蕃合作,多次进犯大唐领土。一直到四十年后,也就是大历十四年,大唐名将李晟率部征讨,一举将南诏降服……从那之后,南诏便正式成为了大唐治下。
杨守文对这段历史,倒是有些许的印象。
所以,他心中也就产生了些许想法,只是在目前而言,还不足以把这些想法暴露。
……
梁九虎躯颤抖,眼睛通红。
他看着杨守文,发出了如同牛吼一样的喘息声。
杨守文正襟危坐,看着梁九道:“想来你也知道,而今射洪局势。
射洪兵力空虚,李判官把重任委托给我,我必须要尽心尽责。我需要人手,为我监控县城,以免发生变故……好了,该说的我都已经说了,你信我,我便助你心想事成;你若不信我,那我可以把丑话说在前面,我不允许城中有任何不受我控制的情况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