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官婉儿示意杨承烈坐下,轻声道:“杨君,我今日找你来,是奉了狄公遗命。”
“啊?”
“昨日我收到了狄景晖送来的一封信,是狄公生前所书。
狄公信中言,若他故去之后,陛下懈怠了朝政,需找人出面劝谏才是。你可知道,狄公在信中举荐的人是谁吗?”
杨承烈一怔,脱口笑道:“婉儿你这让我怎么猜测?难不成还是我吗?”
朝中许多大佬,鸾台凤阁之中,更有无数高屋建瓴的能人,杨承烈的确是不知道该怎么猜测。只是,他话出口之后,却发现上官婉儿用一种古怪的目光看着他。
她似笑非笑,也不说话。
杨承烈心里一咯噔,顿时紧张起来,“婉儿,狄公不会是让我劝谏吧。”
“当然不是让你去劝谏陛下!”
“你吓死我了。”
“不过,狄公的意思是,要你去找太子,劝说太子出面劝谏,这对于你和太子而言,会有极大的好处。”
“啊?”
杨承烈闻听,顿时懵了!
说实话,他和李显的关系,比之他刚到洛阳的时候,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只是在他的心里,始终对当初的事情存有芥蒂。哪怕他已经知道,那件事并非李显所为,而是太子妃韦氏自作主张。可是,事情毕竟发生了,杨承烈又怎会毫不在意?
如今杨守文和裹儿的婚约已经确定,他最终还是选择了和解。
但是,杨承烈却不愿意和李显走的太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