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基正在和朋友吃酒,听到消息后,便急急忙忙赶来郡主府,为李裹儿出谋划策。
“这是什么?”
武延基拿着一摞文稿,感觉有些发懵。
李仙蕙苦笑道:“这是杨守文的回复……这一连几日不见动静,没想到他却写了半部戏文出来。”
戏曲,这个名词最早是出现于宋代。
不过,早在原始社会,伴随着原始歌舞的发展,衍生出了社火、傩戏等艺术形式。不过这时期的歌舞戏曲,大都是以娱神为主,只是后世‘戏曲’的雏形。
而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娱神的歌舞逐渐演变为娱人的歌舞。
在汉魏到唐代的数百年事件中,更先后涌现出‘百戏’、‘参军戏’和以扮演生活小故事的歌舞‘踏摇娘’等形式,使得戏曲艺术进一步发展。而教坊这类机构的出现,伴随着乐府的发展,以及诗歌声律和叙事诗的成熟,到了武周时期,戏曲已经完成了其萌芽阶段的成长,开始正式进入形成期,并且发展很迅猛。
“打金枝?”
武延基饶有兴趣的念叨,兴致勃勃往下看去。
这是一篇戏文,讲的是汉朝时期,王莽篡位,汉光武帝揭竿而起。当时汉光武帝手下有一员大将,就是伏波将军马援。他追随刘秀立下赫赫战功,更在建武十八年,一举平定了岭南交趾人的叛乱,班师回朝。汉光武帝刘秀很高兴,于是让女儿嫁给了伏波将军马援的儿子马客卿,和马援结为亲家,马家声势无二。
以上这些,是戏文的背景。
马客卿历史上的确是马援的儿子,不过早夭,并无记载。
接下来,便是戏文的正文。
公主和马客卿成亲之后,依仗着她公主的身份,处处管束制约马客卿。
有的时候,她并非是故意刁难。可身边的人会煽风点火,她身为公主,有时候不免有些骄横。马客卿虽然不满,可是面对公主的身份,也无可奈何,忍气吞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