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5页

“倭人?”

那姚三郎的身份,杨守文并不是很清楚。

姚三郎被拆穿身份的时候,杨守文已经离开了长洲。

吕程志当下,把姚三郎的口供向杨守文详细复述了一遍,令杨守文不禁大吃一惊。

倭人狼子野心,杨守文自然知道。

可是,在他的印象中,那倭人在唐宋时期,对华夏还是非常恭敬,好像孙子一样的前来拜见。没想到……这倭人竟然在这个时候,就开始了对华夏的窥探?

虽然这一次,他们窥探的只是五牙舰船的图纸。

可要知道,他们之所以想要得到造船图纸,是因为他们在白江口之战的失败……

这是一个极其善于学习的民族。

当他们学会造船,能够掌握大型舰船的工艺之后,谁又能保证不会生出其他的想法?

想到这里,杨守文突然产生出一丝警惕。

历史上,倭人在唐朝时期数次派出遣唐使学习,这只是明面上的学习。

大唐的包容,使得倭人逐渐拜托了野蛮人的习性,并由此逐渐强大……

历史上那个号称传播了华夏文明的鉴真和尚,杨守文前世就觉得他的行为非常古怪。

那鉴真和尚是律宗南山宗的弟子,也是日本南山律宗的创始人。

当时佛教在华夏尤为兴盛,可以说大乘佛教也好,小乘佛教也罢,其根本都在华夏。可是这位鉴真和尚,却异想天开的要去日本留学。先后六次请求东渡,甚至最后不惜偷渡东瀛……弘扬佛法?对这个解释,杨守文并不是非常的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