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3页

天阴沉沉的,路上的行人也是行色匆匆。

姚三郎在前面带路,杨守文跟在他的身后,三人穿过两个坊市,便来到了城北。

城北的坊市,名为官塘坊,因毗邻官塘河而命名。

“阿郎,那李瘸子就住在水门巷的尽头。”

姚三郎带着杨守文两人,来到一条狭窄的巷弄口,指着小巷的尽头道。他一边说,一边在前面带路。也就在这时,天空中突然飘下淅淅沥沥的小雨。巷陌里一家宅院的门打开,从里面走出一个女人。她站在院子里收衣服,目光越过低矮的院墙,正看到姚三郎三人,于是笑着问道:“三郎,莫不是要找李瘸子吗?”

“是啊,大嫂,我来找李瘸子。”

“李瘸子已经好几天没见了,也不知在不在家。

若是有什么活计,可以关照一下我家阿郎嘛……论手艺,我家阿郎不必李瘸子差。”

那妇人和姚三郎说笑两句,便抱着衣服回屋去了。

“这一片,都是手艺人。

马大嫂家的男人名叫胡二郎,也是这附近有名的漆匠。呵呵,李瘸子没来之前,他可是一等一的手艺人。”

杨守文本没有在意那马大嫂,不过听到姚三郎说‘李瘸子搬来之前’以后,心里一动,忙问道:“李瘸子不是长洲人?”

“呃,不是!”

姚三郎一边领路,一边回答:“李瘸子好像是从岭南迁来长洲……不过,他说的一口道地苏州话,以至于征事郎不说,我都要忘了他是外来户。但他手艺确实好,王县尊曾说过,李瘸子的手艺哪怕是放在他族中,也绝对算得上是出众。”

王元楷是太原王氏子弟,他这么说,倒也证明了李瘸子手艺的确不错。

要知道,那些豪门望族大都收拢有出色的匠人。而那些在大家族里做活的匠人拉出去,都可算是出类拔萃。

杨守文听到这里,不由得眉头颦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