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守文觉得好生难受,但又不敢过于放肆。
要知道,那丹陛之上坐着的,可是一个喜怒无常,又心狠手辣的女人。
这个女人,在后世可谓毁誉参半。有人对她敬佩不已,又有人对她是恨之入骨。
杨守文看过很多种版本的武则天传记,但不管哪一本,都少不得要评价一下武则天的狠毒。比如说,她为了废掉王皇后,不惜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比如说,她在得势后,把萧淑妃变成了人彘;比如说,她为了成为皇帝,甚至杀了亲生儿子。
总之,后世对武则天的评价,都少不得一个‘狠毒’。
但杨守文到了洛阳,从贺知章、张说、张若虚等人那里得来的消息却是:他们从未听说过,武则天为了谋取宫中权势,杀死自己的女儿。
武则天一共生下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安定公主,如今应该称之为安定思公主,早殇。
小女儿便是太平公主。
安定思公主,就是那个相传死在武则天手里的女儿。
但是据杨守文所知,安定思公主是早夭,而非被害。诚然,安定思公主的死,令武则天成为最大的受益人。可要知道,这是唐朝,一个开放的时代!宫中的任何消息,都会流传出来,但至今也没有人说过,安定思公主死于武则天的手里。
甚至,在成书于五代的《旧唐书》,以及根据起居注所编撰的《唐会要》中,都只记载了安定思公主是暴毙。真正流传出武则天杀死亲生女儿的记载却是由《新唐书》和《资治通鉴》。而这两本书则成书于宋代,其中真实性还要进行考量。
但历史,却把安定思公主的死,记在了武则天的头上。
杨守文以为,究其原因,恐怕还是因为武则天是一个‘女人’。
一个女人踩在了所有男人的头上之后,难免会被那些男人心中嫉恨。特别是在宋代,理学渐渐开始兴起,存天理灭人欲的理念也开始形成。夫为妻纲,是天地间最为正统的道理。那些个士大夫们,又怎可能接受一个女人曾经是九五之尊的事实?
从某种程度上,杨守文深信‘历史由胜利者’书写的原则。
那些个关于武则天的传言,究竟有多少是真的?恐怕连那些记录者都不太清楚。
“杨文宣,十八载未见,你似乎苍老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