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6页

张同休被贬走之后,张易之狠狠教训了张昌宗一顿。他对张昌宗固然是恨铁不成钢,但是对杨守文却更感忌惮。他知道,自己兄弟已经触动了武则天的底线。君不见前些日子,武则天还说准备让他做奉宸令,现在倒好,根本连提都不提。

这种时候,他还是老实些为妙。

武李两家的矛盾,自有他两家人去解决。反正大局掌控在武则天手里,他又何必凑那热闹?

至于杨守文……

张易之也说不准,武则天到底是什么想法。

就在这时,一个俊美青年匆匆登上了总仙宫,把一张纸呈给了太平公主。

“太平,可是那南天门外,有佳作呈上?”

“母亲,却有佳作。”

“拿来朕看一看。”

武则天伸出手,太平公主连忙把手中的诗词呈上。

俊美青年这次拿了两首诗,其中一首,就是那首以弓字为韵的应制诗。武则天接过来,先看了应制诗,一双凤目精光一闪,笑道:“这杨青之的应制,倒是不错。

不过,以弓字为韵六韵……太平,你可真会为难人。”

太平公主笑道:“人言杨青之文采出众,所以女儿就忍不住想要考校一番,没想到他还是作出来了。”

“能写出《春夜喜雨》、《别管叔》和《赠阿郎》这种诗的人,又岂能被你难住?”

武则天呵呵笑道,把应制诗递给了李显。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