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5页

之后薛仁贵病故,薛讷幽居龙门。

也正是因为有樊氏不断的劝说,薛讷才忍住了寂寞,拒绝徐敬业的邀请。

事实上,结果也证明了樊氏的判断,徐敬业根本就不是武则天的对手。哪怕他一开始起兵造反声势浩大,却在短短时间里被朝廷镇压,自己更落得个不得好死的结局。

从那之后,薛讷对樊氏可谓言听计从。

十六年后,薛讷复起,一下子就成为了幽州都督。

这其中更不泛樊氏的运筹帷幄,十余年里薛讷虽不出家门,但薛氏与朝廷的联系却不曾中断。这也是为什么武则天决意重新启用勋贵子弟后,第一个便想到了薛讷。

既然樊氏认为杨青之不错,那杨青之应该不会有问题。

薛楚玉想了想,便纵马追上了杨守文,和杨守文有一句没一句的寒暄起来。

反正就是在闲聊,自然也没什么重点,想起一出就是一出。

薛楚玉这才发现,杨守文的见识广博……他从小在昌平那种边荒之地生活,但是说起各地的民俗风情,却头头是道。他可以和薛楚玉谈中原名胜,也能扯到巴蜀风情。明明是在东北生活,可说起西域来,又显得非常熟悉,就好像去过一样。

不仅如此,包括远在西域以西的波斯,大食、吐蕃……

两人扯得越来越远,话题更千奇百怪。薛楚玉发现,杨守文有的观点非常独特,比如他对佛学,比如他对道家,包括他对儒家的经典,也经常会有一些新鲜见解。

渐渐的,薛楚玉对杨守文的提防之心,又减轻了几分。

……

三月的天,变幻莫测。

早上出发的时候,天气还极好,阳光明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