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冠侯一笑“岳父,这事不是个急事,咱们仓促间,也商议不出什么结果,慢慢来吧。总是要跟洋人用个水磨功夫,用软功,一点点谈,指望一下子把事情谈成,也是办不到的。现在是他们占上风,条款上必然苛刻,总得找到个破局的地方,再做道理。”
庆王见他沉稳,心内略微放心,总是有个智囊在旁,自己可以少吃些亏。当下点头道:“没错,这事不能急着解决,总要缓缓图之,这个年,咱是过不了了,就得跟洋鬼子磨牙。冠侯,你们进京哪也别去了,就住在王府。承振,你吩咐下去,今晚上咱们开家宴,招待冠侯,外客,一律不见。让那帮递手本的都先回去,有什么话,以后再说。”
晚宴很是丰盛,毓卿与翠玉虽然与庆王福晋的关系不怎么样,但是表面上的功夫要做。何况三格格四格格在行在,大福晋也担心着她们的安危,刻意的笼络着两人,扫听着女儿的情形,两下里倒是可以相处融洽。
男人这边,庆王与赵冠侯说了几句话,就自居一席,命承振陪赵冠侯的席,同席的另一名陪客,则是从行在来的肃王善耆。说起宣化城外大破铁勒兵的事,承振眉飞色舞,仿佛那功劳是自己立下的。
在花厅里又请了几位不及出京的内廷供奉演戏,这些人自洋兵进城后,日子也不好过,幸亏有几位梨园护法护持,勉强度日,对这个堂会自不会拒绝。承振一边听戏,一边对赵冠侯道:
“冠侯,这办交涉的事,我是不大懂。但是我懂人情,想要办事,先得有人,这话总是不错的。章少荃虽然上了铁勒人的大当,但是他的想法是对的,总得有朋友,才好做事。只是他选的朋友有问题,铁勒人太无信义,不足为友。我跟善一最近可交了位好朋友,等散了席,咱去看看他?由他给牵个线,说不定事就谈成了。”
赵冠侯见善耆也表示同意,便问道:“这是哪位朋友啊?”
善耆道:“是个扶桑人,与扶桑公使馆还有军方,关系都很熟,手眼通天,自己也是个人才。这人要是能给咱帮忙,谈判的事,必有助益。我前两天与他拜了把子换了贴,大家是自己人。这个扶桑人的名字,叫做:川岛浪速。”
第二百八十八章 造势成名(上)
肃王府在之前拳乱中被夷为平地,现在只能暂居于庆王府内,善耆为人诙谐,在京城亲贵里,属于人缘比较好的那一部分。他又性喜皮黄,能演善唱,与四九城票友中的名弦振大爷,乃是一对好搭档。按说他是戏迷,可是今天,他的精神却不在戏文上。
他与赵冠侯在路上也算是很能谈得来的熟面孔,说话也就比较放的开,没那么多顾虑
“川岛浪速乃是个奇人。这次我从行在回京,所见所闻,只能用四个字来形容,惨不忍睹。京城里各处王府,除了庆邸这里以外,其他各府基本都住了洋兵。还有颐和园、景山,都被洋人祸害的不成样子。怡亲王为洋人鞭笞而死,堂堂亲王,亦受此折辱,这是祖宗之耻。我当时心里就想啊,祖宗保佑,紫禁城可千万不要也进了洋兵。结果你猜怎么着,我到紫禁城外一看,是扶桑大兵站岗,三尺童男不得进。扶桑人军纪严明,不犯内眷,这当真是各军的表率。还有,扶桑占领区推行的巡警制度,比起我们大金的保甲可要先进得多,人都说列强列强,今日一见,才知道什么是列强的手段。”
他喝了口酒,偷眼见庆王的精神都在听戏上,才小声道:“这次咱们大金战败遭祸,有一半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听信了端王的胡言乱语,信了那帮装神弄鬼的飞虎团,跟各国宣战,咱们何至于被洋人打成这样。木已成舟,说什么都没用,但如果能因此醒悟发奋图强,则又是国家的幸事。想要卧薪尝胆,振兴国家,就得有人才,这川岛浪速,就是个了不起的人才。”
承振也道:“善一这话说的没错,我也见过他,这人是个中国通,官话说的很地道,如果不是他自己承认是东洋人,谁都以为他是个中国人呢。他很够朋友,也很有本事。善一出京的时候,老福晋和善二都在京里,川岛带着扶桑兵保着肃邸家眷,没让他们受惊吓,这就是一个大人情。”
“不独如此,他与扶桑的司令官福岛安正有师生之谊,跟扶桑公使小村寿太郎也很有些交情。由他出面,代为转圜,我想可以从扶桑人那里打开缺口,让洋人早日达成和议。”
赵冠侯点点头,看向承振“振兄,既然有这种关系,怎么不跟岳父说?让老泰山和这个川岛见一面,不是很好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