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回到现在。
意大利,罗马,年终巡回总决赛的第四日,星期天的上午,安吉洛·比安奇vs雷蒙·博耶尔。
依照安吉洛·比安奇一贯的开局散漫的作风,在雷蒙·博耶尔认真对待每一次来球的果断处理下,第一局的比赛在一种可以被称之为是意料之中的平淡无波中,于短短的四分一十二秒后就宣布结束,虽然场内的两名球员都有着世界级的经验与实力、且分别是乒坛界的流量包与乒坛界的常青树——单拿出任何一个人都极有话题度——但是当两人真正地于赛场上相遇时,却是那种在前几局里实在是难以碰撞出火花的类型。
简而言之,就连场外的解说都比场内的局势更具有火./药味。
而此时此刻的场内——
正逢局与局之间的一分钟休息时间。
尽管这个世界并没有明令禁止、甚至是鼓励球员可以在不妨碍比赛的大前提下多多交流的,但是安吉洛·比安奇与雷蒙·博耶尔之间的气氛又实在是无澜无波。
他们两人之间没有任何的交流,可那种氛围却也不是——要是举个例子,他们之间的氛围绝不像是尤利安·阿茨特与罗德里格斯·雷耶斯那种有些两看相厌所以互不搭理的类型,他们之间的安静要更平和、更老练,虽然彼此间的相顾无言是无可辩驳的事实,但是当不经意间的眼神交流发生时,雷蒙也不会避开,他会友好地对对方颔首,安吉洛也会很给面子——真的是特别给面子地回一个点头。
解说室里,看着两人之间的友好交流——如果其中一人的身份是安吉洛·比安奇的话,这样的交流真的是显得过于友好了——苏舟的心中再次升起好奇,那是犹如肉垫挠心般的蠢蠢欲动,即使他打从心底地认为全世界都应该对他的教父另眼相待,但是当另眼相待的发起者是那位比安奇先生的时候,他就……
苏舟:“………”
粥犹犹豫豫,他确信——猜测般地确信,安吉儿先生和他的教父之间肯定是发生过什么的,这、能不能在赛后去向教父打听一下呢…?不过这未免也显得有些太八卦侵./犯隐私了吧…?
一边思索一边解说,苏舟一心二用两不误,在场内的两位球员毫无语言交流的大前提下,他和意大利方的解说安东尼·卢梭西再次担起了活跃气氛的重任,在经过了把平平无奇的第一局都能吹成惊天动地的总决赛后,苏舟对话术一道已经又有了新的心得,可谓是在解说一职的道路上再进一步。
即使如此——
这场比赛的解说难度仍然是很高的_∠)_
这种难,不同于削球的枯燥与漫长,也不同于因为双方的实力差距过大而造成的无话可说,虽说早在赛事开始之前,包括法国本国的球迷,也不认为雷蒙·博耶尔真的可以从安吉洛·比安奇的手中抢下进入下一轮比赛的入场券,但……
……怎么说呢,人们还是会非常期待这场比赛的,因为“球员”与“球星”终究是不同的,同理,存在实力差的“球员”与“球星之间的比赛、与存在实力差的“球星”与“球星”之间的比赛也是完全不同的。
用最为方便被理解的说法来解释,一名球员所需要的仅仅是专业性与实绩,但一名球星却需要实绩之外的东西,比如范围更大的知名度、更广的号召力,还有那最最重要的,建立在以上那些要素的基础上的独一无二的人格魅力。
如果让苏舟自己来评判,他觉得现今乒坛中的球星只有三个人,也就是奥古斯特·沃尔夫、安吉洛·比安奇与雷蒙·博耶尔。
这里或许本不应有世界排名在前五开外的雷蒙·博耶尔,毕竟同样极富人格魅力且稳坐世界前五的菲克·霍夫曼并不被苏舟列入其中,可……
……古董先生真的是特殊的,哪怕不是乒乓球,而是放在其他的任何一个赛事领域里,当一个人从十几岁打到近四十岁,且成绩依旧能稳定在世界前十的时候,他本身就已经是一名被时间所认可的球星了。
他——雷蒙·博耶尔三十年如一日的对这项运动报以热忱,且以他的实力与魅力征服了时间也征服了人们。
更何况——
……他的教父还这么好。
这么这么好。
这么这么好的先生是他的教父——
嗯,是粥的教父。
苏舟:“………”
苏舟强迫自己清醒一点,现在已经不是让他还能够自我陶醉的时候了,看看场中,裁判已经挥下了手势,比安奇先生和教父也已双双放下了水瓶与汗巾,于一片浩瀚无边的欢呼声中再次向着球台折返而去。
……又要开始了。
苏舟定定心神,找回了自己跑丢的神智与舌头,接下来的赛事解说可不是一心二用就能应付的了!
而场中——
一分钟的休息时间结束!交换发球权与场地!大比分雷蒙·博耶尔1:0领先,第二局赛事再开!
而第二局——
……实则和第一局相差不大,不能说是完全一样,只能说是极为雷同。
安吉洛·比安奇这边依旧维持住了他开局散漫的传统人设——对于七局四胜的赛事而言,“开局”的范围当然可以包括第二局;而雷蒙·博耶尔依旧老道又熟练地处理着每一板自台对面飞来的球,两人的交锋有来有往却绝不激烈,少则六板刚过,多则十板出头,便能决出这一球的胜负落到了谁的手中。
在这样的比赛节奏下,第二局的比分攀升的极快,仿佛在与第一局竞争,究竟是哪一方才能拿下“耗时最短的一局”的称号。
砰——
雷蒙2:0安吉洛!
乒——
雷蒙5:2安吉洛!
乓——
雷蒙8:4安吉洛!
咚咚咚…!
雷蒙10:5安吉洛…!
解说室内,苏舟一度为这说精彩不精彩、说平凡却也绝对不平凡的局势发起了愁。
说这两个人的比赛好看吧,不至于,真的不至于,体育竞技,什么叫体育竞技?那得是有来有往!有争有夺!不分上下的你来我往才最为精彩!俗话说得好,两个旗鼓相当的中游选手的比赛,绝对比一位高手与一位初学者的比赛精彩的多。
那么,安吉洛vs雷蒙的比赛达到这一要求了吗?
——很遗憾,至少截止到目前为止是没有的。
雷蒙→安吉洛的“来”?
——有。
安吉洛→雷蒙的“往”?
——几乎是无。
那么,就能说这两人的比赛是毫无亮点可言了吗?
不至于,也不至于,好歹是两位世界级选手的比赛,且一位是稳稳当当的世界第二先生,另一位是拥有着丰富的经验与老练的技术的古董先生,虽说少了一些叫人心惊胆战的来往纷争,但两人那充满韵律感的流畅击球、与一板又一板带上了个人风格的教科书式回击又是那么的赏心悦目。
简而言之,出错是没人出错的,好球是球球都好的,但是说到那种让人屏住呼吸拍案叫绝的对峙来回就……
新球迷:他们打得可真好啊!
老球迷:这表演赛可真好看啊!
对此,在第一局时,苏舟与意大利解说几乎是穷尽了个人之力、极尽了浮夸之能,将所有的亮点焦点都聚集在了各自负责的两位球员的身上,也就是所谓的能把当事人吹出太阳系,我们就绝不甘心于止步地球。
而第二局……
解说嘛,不能总是吃老本嘛,尤其是在乒乓球这样的快节奏运动里,更是要让观众保持新鲜感。
所以这个第二局……
去了第一局时的浮夸与攀比,苏舟与意大利解说开始默契地为即将到来的第三局——真正意义上的“第一局”做铺垫。
简而言之,就是从技术到心态到两者综合,说一下两位球员的优缺点——如果确实存在缺点的话。
两人的口吻是冷静中不乏调侃的。
苏舟先踏踏实实地吹:“我们的古董先生——博耶尔选手有着一项显而易见的巨大优势,那就是充分的赛场历练带给他的庞大的经验与无以伦比的条件反射……”
意大利解说也跟着吹:“呃,虽然从前两局里看不太出来……但是我可以提前为新球迷们介绍、让老球迷们重温,我们的比安奇有着无以伦比的动态视力与超乎想象的洞察力,所以,在他的面前,古董先生所拥有的庞大经验实则并无法起到太大的作用………口说无凭,让我们静待即将到来的第三局…!”
苏舟开始讲那些更为深入也不得不面对的东西:“我们不得不承认,随着年龄的增长,球员——古董先生的身体素质的确在呈慢坡式下滑,但是由于他自身的有意识锻炼与从不怠慢的日常保养,以一个三十九岁的职业球员而言,他的身体状况依旧能让他充分地适应高强度的职业赛事,确实,他的速度与敏锐度已经不如以往,可是他的身高——他的腿长、臂长、以及早已融入骨血里的反射性击球却完全能弥补速度方面的不足,但是,我们也必须要认识到一点,相较于三局两胜或五局三胜的比赛,七局四胜的赛事——到了末期阶段,高强度的对峙的确会对古董先生造成比其他人更大的负担……”
意大利解说依旧在吹:“众所周知,在转战职业乒坛之前,比安奇可是一名备受关注的橄榄球新星!橄榄球的场地大小与冲撞及奔跑强度?哈,不用多我说吧!就像他那堪称恐怖的洞察力带来的反应能力!安吉洛·比安奇的短距离奔跑速度可是当之无愧的乒坛第一!”
苏舟觉得对方有点不厚道了:“我知道这听起来很像是废话,不过我还是要多说一嘴,在面对安吉洛·比安奇这样的球员时——他可是那个安吉洛·比安奇…!——不产生任何的额外情绪真的是一件很有难度的事情,无论这种情绪是压力、恐惧、紧张,还是兴奋、冲动、跃跃欲试……总之,【保持平常心】的难度变得前所未有的大了起来,不过,对我们的古董先生而言,这当然不是一个问题,毕竟,他见过的风景可就太多太多了,谁能说比安奇先生就不是他的老熟人了呢?而且——”
意大利解说插嘴道:“——嘿,那我就可以继续反驳你了!苏,你是不是想说【更何况,在古董先生的面前保持平常心也不容易】之类的话呢?但是这对于比安奇可就不适用了,众所周知,谁能比我们的比安奇更自我、更肆意、从不在乎他人的意见与目光呢?即使——好吧,我承认,在当今乒坛中,他的确对奥古斯特与古董先生有些另眼相待,但是这样的另眼相待也绝对无法成为【他们会影响到自己】的理由,我可以在此自信地表示,堵上我全部的工资——能影响到安吉洛·比安奇的人?这个世上,根本就没有这样的人…!”
——是啊,能够影响到安吉洛·比安奇的人,似乎还没出生在这个世界上……
比赛现场,隔离板外,意大利国家队的队长、佩戴着耳麦的萨缪尔·白兰地在心中重复着意大利解说那显得尤为自信与张扬的话语。
他默念了一遍。
——能影响到安吉洛·比安奇的人是不存在的。
但是他又不太确定地在心中稍稍更改了一下,能影响到安吉洛·比安奇的人是不存在的——又或是还没出现呢…?
影响……
什么是【影响】?
这是一个连还在上小学的孩子也能回答出来的问题,譬如最最简单的“我喜欢被老师表扬”、“我害怕被老师批评”,这就是一种来自于他人的影响。
而安吉洛·比安奇呢?
萨缪尔不知道安吉洛是否也有过一段会害怕、担忧、不愿意被老师批评的岁月,但,就现在而言,意大利队的副队长的确是属于那种自我到不可思议的人,影响一词距离他太过遥远……
……当然了,这个【影响】,是要剔除掉安吉洛·比安奇的母亲的。
不是独居的公寓,萨缪尔曾经到过安吉洛“真正的家中”,他只去过那么的一次。
在那一次时,他见到了安吉洛的母亲——安吉洛将自己的家人“保护”的很好,他的母亲、以及那对龙凤胎的弟妹,几乎从不会出现在媒体上。
与安吉洛本人不同,安吉洛的弟妹是符合萨缪尔认知中的孩子的普通的孩子,而安吉洛的母亲也非常友善,既不刻薄也不傲慢。
……友善又热情的老妇人完美地缓解了萨缪尔那有些紧张的心情,调皮的妹妹与文静的弟弟也维持住了礼貌与好奇之间的平衡,完全没有做出任何让萨缪尔可能会感到尴尬或下不来台的事情。
总结一下,与安吉洛·比安奇本人完全不同。
而在初步认识了安吉洛的家人后……
……在那一天,萨缪尔也见到了一个在面对家人时的安吉洛·比安奇是怎样的。
怎么说呢……
萨缪尔想,安吉洛对待自己的家人是不同的,虽然让他欣赏且敬仰的【自我】依旧是深嵌进了男人的骨子里——安吉洛对待家人的态度绝对称不上是包容与温和——但是,怎么说呢,就是不一样的。
所以,在那一日之后,萨缪尔做出判断,【家人】是绝对可以影响到安吉洛的。
那么,除去家人呢?
萨缪尔曾经觉得,奥古斯特·沃尔夫大概是那个能多少影响到安吉洛的人,但是,事实证明,这两个人的关系是极为微妙的,可以变得极为接近、却又可以是始终疏远。
——安吉洛不会让奥古斯特影响到自己。
——而奥古斯特也觉得一个不会被自己影响到的球员才是他想看到的球员。
这两个人之间有着一些其他人无法及时——或者说是始终也无法认知到的共识,那是一些到了他们那个层次的人才能看到的风景,而这些无法被旁人看到的景色,最终造就了这两个人在某种意义上的共同语言。
几年前,当外界或惊愕或感慨于这似乎理所应当出现的世界第一先生与世界第二先生的“友谊”时,依照安吉洛要求的“有话直说别憋着”的“教导”,萨缪尔曾经问他:“比安奇,沃尔夫是你的……朋友吗?对手?同类?”
“朋友?”
安吉洛的口吻就像是听到了什么难以言说的笑话:“萨缪尔,你在想什么搞笑的东西,朋友可是一个分量不轻的词,我们之间绝对没有那么的‘亲密’;至于对手……呵,他想要把我当做他的对手,但是现阶段的我对此兴趣缺缺;至于同类的说法就更搞笑了,你难道觉得他像我吗?还是我像他?这个世上没有我的同类,萨缪尔,你应该早已认识到我的唯一与不可替代性。”
哦,是的,其实在说出【同类】这个单词的下一秒,萨缪尔就感到后悔了,不过他倒是可以“充分地理解”对于【对手】这个定义的解释——兴趣缺缺——就像是他从不去问比安奇为什么不去挑战世界第一的冠冕。
但是他依旧免不了地对此感到好奇,因为,就算不是朋友、不是对手、不是同类,安吉洛·比安奇对奥古斯特·沃尔夫的态度确实是肉眼可见的非凡且不同。
起码,德国队的队长应该是独一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