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8、意大利-第三日·尤利安VS俄罗斯人

尤利安的第三局不太妙。

倒不是说尤利安在第三局里的失误球多了,或者是错过了什么机会,而是叶夫根尼·尼西忽然来了一轮绝地反击大爆发——可以理解为是绝地反击,也可以理解为是来了手感,总之,在第三局大概进行到三分之一的时候,叶夫根尼的状态就来了,他的球风本身当然是毫无变化,但是就像是一种冥冥之中的本能,那是一种连球员自己也无法形容明白的状态,就好像无论是发球还是接球都变得更为容易,从接连的失败到怎么打就怎么有,球风变得凌厉,节奏升至疯狂,手感上来的俄罗斯人展开了气势逼人的反攻号角,在短短的数分钟内,就打出了一波叫人拍案叫好的小高潮。

这波小高潮让比分从尤利安5:3叶夫根尼,一路飙升至6:10叶夫根尼,局势对德国方明显不妙。

如果现在的大比分是2:2平,或者是某一方已经夺下了三局,贝克尔教头少不了要叫一个暂停,用物理的方法来打断对方的手感,为这火热的状态降降温。

但是,这不是尤利安大比分2:0领先嘛。

面对再差一球就要输的局面,贝克尔教头不仅没方没担心,看到自家小将被对方一度压着打了,甚至还看得津津有味。看看被摄像头紧密关注着的、站在隔离板外的德国队吧,三巨头+总教练,似乎只有菲克·霍夫曼先生面露急切,忧心忡忡地盯着场中。

而最终——

最终,在第三局中危险落后的德国人终究是没有翻盘成功,随着裁判的连续翻页,第三局的小比分定格在了德国方7:11俄罗斯,俄罗斯人终于在七局四胜的比赛中拿下了一局,大比分变为了德国2:1俄罗斯。

解说室内,面对尤利安的首局落败,担任德国解说的苏舟非常淡定,冷静挂的俄罗斯解说也很淡定。

大概是被传染了吧——更多的是因为在赛前对尤利安做出的“我绝不浮夸让你尴尬”的保证,苏舟就事论事道:“第三局中的尤利安没有什么太大的失误,但是尼西选手却迎来了一轮势不可挡的小爆发——不过这并不是什么问题,属于乒坛中的老生常谈了,或许一分钟的休息时间,就足以打断这突然火热起来的手感呢?我倒是不怎么担心尤利安,从前两局的局势来看,尤利安一直将局势控制得很稳,是‘在稳中稳稳求胜’。他的进步是明显的、肉眼可见的、堪称跨级的,只要他的发挥正常,只要尼西选手的爆发无法一直持续下去——通常来说,一个物理冷却绝对够用——我想,这场比赛的胜利当然会被伟大的德意志纳入手中!”

按理来说,德国方的解说都这么贷款吹上了,另一头的解说就该不服输的哼笑反驳,灭他人志气长自己威风挑动观众情绪了吧?

但是俄罗斯解说偏不,冷静挂的拳王对此满心赞同:“是的,苏舟说的很对,他说的就是我想的,总体局势仍然对俄罗斯不利,剩下的,我也不必多说什么了。”

理所当然也在旁听比赛的乒协决策层的大佬们:“……………”

他们有些艰难地对视了一眼,迷之尴尬的气氛在缓缓蔓延。

无声的会议室,寂静了很久很久。

终于,一位大佬首先打破了沉默:“这……好像还不如之前的那个激情四射的俄罗斯解说…?……是谁提议要来个截然相反的解说风格的新搭档的?”

提议者大佬并没有逃避,他勇敢地站了出来:“这……这不是正好印证了沃尔夫说的话,正因为是初赛,还不是场场都是重量级比赛的时候,才正好给了我们机会,让我们百般搭配试试错嘛……”

另一位大佬惆怅地望着占据了整整一面墙的直播大屏幕头:“苏舟这小子还是太年轻了,无论是之前的那个热血型的,还是这位冷静款的,一旦碰上了俄罗斯人,我们的神奇小子完全是被对方带着跑啊……”

……

苏舟倒是没觉得自己被人带着跑,但是他觉得这样的解说是真的尴尬,是这碗粥的错吗?还是这位拳王先生的风格就是这样呢?他们两人之间的默契程度无限接近于零,几乎没有任何的化学反应,哪怕苏舟觉得这样的解说风格也不是不行,但………但这未免也太对不起球迷了吧?!

作为球员,苏舟不时就会觉得局与局之间的一分钟休息时间实在是太短暂了;但是作为解说的一方,苏舟还是第一次觉得区区六十秒的时间竟然也可以这么的漫长……

尤利安也觉得这六十秒很漫长。

通过拉得极近的摄像头,无论是趋于好意或是恶意还是单纯的好奇,所有在密切关注比赛的球迷们,都无法从尤利安·阿茨特的面部表情中看到哪怕一丝一毫的担忧与焦虑。

——个头矮小的德国人很冷静,你无法在那张精致的脸上找到一星半点的焦躁,只有铺天盖地的冷静更甚至是冷漠,那不仅仅是正呈现出来的事实,也是在人们的脑海中所残存的固有印象。

那么闭着眼、喝着水、擦着汗的尤利安·阿茨特正在想什么呢?

他在想很多很多的事情,没有任何一秒钟可以被拿来浪费。

他首先干脆利落地承认了自己的失败,然后将已经结束的败局事实扔到垃圾桶里。

然后他开始迅速地回顾刚刚的败局,却在短短的六秒钟后,就得出了【我并没有出现什么致命的失误、我的心态也很平稳】的结论。

于是,继【失败的事实】之后,【败局本身】也被尤利安扔到了垃圾桶里。

然后,他花费了更短的时间来思考他的对手,由于原因实在是太显而易见,不过半秒就得出了并不罕见的【尼西的手感来了】的普通结论。

于是,【从对手的身上找问题】的思虑也被顺利解决。

……再然后,好像就没有什么可以思考与反思的事情了………要计划一下下一局该怎么打吗?不,或许在对待其他的对手的时候是有必要的,但是由于前两局的胜利,更准确地说是基于尤利安对这两局的自我认知,至少在对付叶夫根尼·尼西的时候,提前构思下一局的行为是没有必要的,只要继续保持住自己的状态就好了。

所以……

……为什么还不开始比赛呢?

一分钟真长啊……

尤利安不禁这么想,然后终于睁开了眼,看向了身后的乒乓球台,他的肢体动作不大,只是微微侧了下头,然后用余光看向身后,可能是那顺利赢下的前两局终究是多少影响到了他的心态,这不是一种轻视与自大,只是一种……一种什么呢?这种内心被逐渐填满的感觉,让尤利安想要迫不及待地返回赛场,不是为了击败对手,也不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强大,只是………只是很想站在球台之前,然后尽快地将比赛继续进行下去。

可是六十秒的休息时间还没结束………哦,还剩下二十六秒。

二十六秒能够干什么呢?

发现自己真的是无正事可想,于是尤利安就不觉想起了那些“外事”。

比如说苏舟,比如说苏舟,比如说苏舟。

比如,利用好一分钟的休息时间,复盘、思考自己、思考对手、计划下局、无事可想后就开始瞎想——这其实也是他的中国朋友在闲聊时与他分享的赛场经验。

他还记得,尤利安记得很清楚、记得过分清楚,他的好朋友是这么说的。

【唔,我是不会想太多啦,你知道的尤瑞,如果实力差距不大、对手能让我感到威胁的话,我一般都是谋定而后动的类型,所以,供我充分观察思考的时间基本都在前两局里,两局之后………站在球台之前的我就不会想什么了啊,我会把我全部的精力、身体、灵魂都奉献给为了乒乓球而自动燃烧起来的本能,我们都知道,一个优秀的对手、强大的敌人,根本不会给你留下任何思考与喘息的空间。但是,到了局与局之间的六十秒时——这其实是一个对于喘口气来说很漫长、对于尽情思考却很充沛的时间,我会用极短的时间来反思一下自己的上局,然后用稍多一点的时间去评判一下我的对手,最后用最充沛的时间去计划一下下一局的我该怎么做——】

【怎么做才是最好的、怎么做才有可能会变得更好………或者说是不至于会变得更糟。】

苏舟说的很轻松,但是这样的事情却让尤利安感到很困难,匪夷所思的情绪化为了蔓藤缠绕上尤利安的身体,而友人的轻快口吻又加重了这样的不真实。

他有些不能理解地问出口:“……你会想这么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