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6、意大利-双安之战结束!

对对对!好好好!就是这种感觉!这种乒乓球拍就如同自己的两手十指、是与自己的手腕天生相连的一部分的感觉!这才是再正常不过的在打球时应该有的感觉啊!

即使自己还处在难以翻盘的落后局面,安德烈的心中还是开心的不行,他在前几局中实在是太憋屈了、太憋屈了!这不,不过是到了“恢复正常”这种再稀疏平常不过的状态,都让他开心的仿佛被中国人亲了一下!抱了一下!然后还举了个高高!

安姑娘在心中超大声,在确认自己找回手感的那一瞬间,只觉得自己自信心爆棚,简直无所不能!

——哈哈哈哈果然他就是个得天独厚的大天才!赞美伟大的彭德拉!坚持单干也能发挥的这么出色啊哈哈哈哈!!

是的,安姑娘的内心就像是一个任性呜呜的小姑娘,前一秒还在阴云密布哇哇大哭,这一刻便又能变成日光万里的烂漫灿阳。

心中狂笑之下,安德烈打的更起劲了!明明他的体能早已被消耗了大半,明明那件纯白色的球衣早已变成了另一种色泽,明明他的浑身上下都变得湿.漉.漉的,连在捡球时都在控制不住的用嘴喘气、而不是体力满格的仅用鼻子呼吸,即使如此——

乒!!

安德烈滑步追球,右臂在同一时间启动挥舞,只觉得所有的一切都是那么的行云自如!

砰!!

意大利人的回球来的太快!安德烈来不及调整姿势,却是全凭心意与身体本能,身子使劲一偏,便用着一个无比别扭的应急姿势将球又打了回去!

轰——

意大利人的回球出台!安德烈向后撤步,重心下沉,在双膝下弯、右臂绷紧的同时,便准备直接来上一板子远台狂拉!按理来说,如果遵循乔内斯教练的谆谆教诲,他是应该在回击的同时有意识的向着更远的未来思考,比如学一下他的那位中国朋友,只是将球击打过去还是不够的,顺便转换一下落点、钓上一下台不好吗?或者在本身的远台拉球的基础上,更富有攻击力的增加一些旋转或者前冲力,让这一球变得更诡谲、更富有进攻性……那样难道不是更妙吗?

——在最后一局之前,安德烈的确是这样想、也确实是这样做的,但是现在不是了,他已经和乔内斯·肯斯坦那坨狗屎绝交了!所以那个老混蛋说的东西都是狗屁!不再存在了!

所以,哪里还需要什么望的更远、变换落点、让自己更加富有攻击力与诡谲性、让自己的球风变得更为的捉摸不透啊——

屁咧!还是坚持自我最好,放开了手,怎么顺畅就怎么打呗!

脑子里这么想着——或者说什么也没想,安德烈一板上手,使劲一拉,身体在球拍裹住小球的那一瞬间猛然倾斜、转换重心,随即,在球拍最终停稳在自己的左额上方的那一瞬间,只闻一声重鸣轰响,那颗白色的小球便化为流星炮弹,自撤台三米的台下跳门直上,再度向着安吉洛·比安奇的半台飞去…!

此时,场内的小比分已经到了安吉洛10:6安德烈,而大比分自然是安吉洛3:2安德烈,所以,台上正在进行的这一球,即是这第六局的赛末点,同时也极有可能是这一场比赛的最终赛末点。

解说室内,意大利解说很开心,即使“安吉洛·比安奇只有在对上奥古斯特·沃尔夫这个外星人的时候才会输球”的真理早已深入人心,即使安吉洛·比安奇在开幕赛的对手,不过是一位在如今看来、各方面都有所欠缺的年轻球员……

但是,嘿,谁会因为胜利而感到不开心呢?谁又不会因为胜利而感到喜悦快乐呢?

而一旁的苏舟也是很开心的,他是非常的看重胜负,但是他当然也懂得“一场比赛的胜负可以代表很多东西,但是有时候又代表不了任何东西”是什么意思,而对于年轻球员来说,这一点又是特别意义深远。

总之,他可爱的安安公主能在最后一局又找回手感,这就已经是天大的好事了呐!而当站在对面的球员又是那位安吉洛·比安奇的时候,就更凸显的他的安安真的是非常之棒了!!

比赛接近尾声,由于英意两家又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而从国家层面上来讲也不是什么旧怨死敌……

解说室内,气氛一下子便变得和蔼温馨起来。

作为时长仅为一场比赛那么长的英格兰人,苏舟有意识的要为英格兰发展稳固一下国际友谊。

苏舟道:“比安奇先生不愧是比安奇先生,在这一场比赛中,他的发挥和以前一样出色。”

乍听之下,一时之间,意大利解说有点愣,有点反应不过来,这句话到底是夸奖还是嘲讽…?

想了想,意大利解说选择了礼尚往来:“我们都看到了,和过去相比,在保留了昔日特点的同时,小彭德拉也取得了肉眼可见的长足进步。”

乍听之下,一时之间,苏舟也有点愣,保留了昔日特点……这应该是夸奖吧?

于是苏舟继续恭维:“祝愿意大利可以在本土站中取得好成绩。”

意大利解说也以礼相待:“祝愿你的朋友们,可以在年终巡回赛总决赛中纷纷有所突破。”

苏舟仍然选择夸人:“比安奇先生的那一板子反手拧拉、还有那一板子的擦边球抢救可真是厉害啊……”

意大利解说投桃报李:“不止不止,小彭德拉的那一板子远台大斜线同样是非常的让人惊艳,让我们在稍后的集锦回放中再好好观看……”

而在两人说话期间,场中,在安德烈的拉球落网下,最后一球也终于落下了帷幕。

——小比分安吉洛·比安奇11:6安德烈·彭德拉。

——大比分安吉洛·比安奇4:2安德烈·彭德拉。

位于意大利罗马的年终巡回总决赛的开幕赛宣布结束。

而在最后一球尘埃落定的那一刹那,礼貌完了意大利方,苏舟立马话锋一转,便又开始客观公正的夸奖他们的安安公主了。

苏舟的口吻中没有调笑与戏谑,而是就事论事的沉稳叙述。

“首先,让我们恭喜比安奇先生取得了胜利,然后,实事求是的说,正如大家所看到的那样,和过去相比,安德烈的确是有所进步的,当然,对于这一场比赛而言,我最想夸赞的并不是安德烈·彭德拉在技术上的进步,而是他那颗永远不会屈服、对胜利与荣耀极尽追求的火热心脏——关于技术回击与精彩集锦的分析,请各位观众朋友们稍等片刻,在球员离场后才是对于技术方面的更进一步的探讨,在这之前,请原谅我先把话题转向球员的‘内在’。”

是的,由于乒乓球比赛的节奏实在太快,在比赛期间,能被回放的精彩击球只有那么几个,甚至,当导播回放完了上一发绝妙好球、再将镜头切换至场中比赛时,下一个球都进行了好几板了!而且,好球这种东西是球员想打就打的吗?是球迷们想看能看的吗?好球这种东西,也要讲究天时地利与人和,有一些能够流传后世的经典好球,球员自己都不知道他是怎么打出来的——天呐!我竟然能打出这么厉害的一球!……什么?再重复一次?这个………这个还是随缘吧…?

在乒乓球的世界中,完全相同的两球是不可能存在的,这也正体现了乒乓球的随机性与多变性,所以,正当导播在回放上一个精彩球时,正在对峙的某方球员却接着又打了一个经典回球、打了连续两板子乃至三板子超好球的时候也不是没有。

所以,万一真的碰到这种状态爆发、手感火热、几板一个经典好球的状况,导播又不会大预言术,他到底是选择保持回放、还是切到比赛直播?而解说又是应该仔细分析上一球、做到所谓的有始有终,还是总是“半途而废”,半句话没说话,又噼里啪啦的继续解说下一球?

总之,由于乒乓球比赛耗时短、节奏快,交锋迅速的既定客观事实,乒乓球解说也必须根据这节奏极快的比赛而调整自身的风格,换句话说,在比赛同步期间,解说们对精彩回球的技术点评往往只是点到即止,更多的还是那种渲染、带动球迷气氛的“精彩!!”、“好球!!”、“不敢相信!”、“太漂亮了!!”………以及一些三言两句就能简单说完的技术评判,更多的,那些被专业人士以及资深球迷所喜爱的技术分析,则是发生在比赛之后。

换句话说,与比赛同步进行的解说结束后,或许是在这一场比赛结束后、也可能是在这一天的比赛结束后,在相应的直播频道里,肯定还会推出一个专门的、技术性极强的譬如《赛后三十分》、《本日精彩集锦》、《赛后报告》之类的小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