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试第三天,林侍郎派人将先头打制的一批农具送来, 玲珑叫徐大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园子全翻一遍。
徐大船虽然有些惊愕,还是花了半日将园子尽数翻了,又花了半日时间将院里边边角角的杂草瓦块都清理出去。到底是跑过码头的人,有聪明劲儿,也有眼色,他看家里这几个都是文文弱弱的妇人,每日还会早早将家里前后水瓮都装满,烧火用的柴也早早劈好垛在柴房,由贺嫂子方便取用。
平湖打问了两车塘泥,只是人家嫌货少路远不愿意送,自家花钱雇车去拉又不值得,然后就没了下文。
徐大船去万荷塘与买主交涉,以每担七文的价格一次性定了二百担塘泥,让人家送来徐府。回来后就与前后巷的人家们通了话,问谁家要塘泥,每担十文的价格。这巷中住的人家,要么种菜,要么养花,还真有人要,一下午给人订出一百多担,余下的塘泥,徐家尽够用了。
塘泥运来那日,徐家门前围满了人,泥臭味飘了三丈远,不过再怎么着,也比粪水好闻,吵吵闹闹了一下午,各家挑着塘泥走了,大门前还遗了一些,扫一扫,又是两簸箕,徐大船又给端回来,倒进园子里。
整个园子土层增厚了几寸。
果然是个做生意的料子。
玲珑与他闲谈间,问他为什么不继续留在商会中,似他这样的活络头脑,商会应该更适合他,他在商会里也更有作为,且雇银多少也有差别,如何舍了那样的前程呢?
徐大船只说徐家是官家,身份上自与商家不同,纵是雇银少些,都能庇护住他和他的一家老小。
掮子的名声在市井中是抵不过团头的,也只比牙子略好听一些,说起来,掮子挣钱时总免不了要使一回坑蒙拐骗的行当,虽然入了商会,但各家店主在选任人做铺子的掌柜时,多是不会挑做过掮客的人的。
所以,留在商会中,哪怕雇银多些,也不会有什么前程。入了官家就不一样了,在官家做事的人,有极大的可能会跟着主家水涨船高,这对于一个处于下九流行当的人来说,才是真正的前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