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纷争?这个时代,谁还怕纷争呢?”皇太后抚了抚衣裳,淡然说道,“自然是不能让他死了,不过可以给他一个教训,也让他们尝一尝咱们的民族心。”
“英国人还不准备北上吗?”皇太后转了个话题说道。
“总理衙门已经在洽谈了,预备着让一点东西出来,然后再在别的地方逼一下英国人,软硬兼施,这样想把英国人拉回来。”
“不错。”皇太后满意的点点头,“皇帝执政是有些样子了,软硬兼施,不卑不亢,英国人才不会被惹怒,也不会看轻了咱们,其实说起来,要对付英国人,倒也简单。”
“老佛爷的意思是?”
“传旨叫孟加拉国的人到印度里头去游荡游荡。”太后神秘地笑道,“他们就老实了。还有布尔地区,哦,那里咱们是没什么兵,不过也可以摆出姿态,我就不信,英国人会为了日本人做什么舍生忘死的事儿。”
“老佛爷的意思,难不成英国人是为了日本人才如此做的?”
“只怕是有这个意思,不然这一位副首相,也不会和神奈川号一起来亚洲了,他想借着自己的身份压着,免得神奈川号出现什么不该出现的问题,特别是怕咱们会动手。”
李莲英温和地笑道,“咱们可是礼仪之邦,老佛爷心最仁慈不过,怎么会打劫过往的船只呢,这些英国人可真是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啊。”
“那可难说,哎。”太后无奈地说道,“有时候这天朝上国的名号,也是一个累赘,如今倒是好了,佛祖要做,狗肉还想着要吃呢。”
“我倒是存了想要打劫的意思,只是年纪大了。”太后捏着佛珠不停的转动着,“脸皮反而薄了,还真不好意思朝着日本人下黑手。”
“日本人算不得什么。”李莲英眼神一闪,“老佛爷预备了那么多的后手,日本人只要敢动,那就没他的好。”
“嘘~言多必失啊。”太后笑眯眯地说道,“罢了,便宜日本人了,这一次我就先不去管他了,可英国人不来,这万国大会,可就少了一块,终究是美中不足,英国人帮着日本人来压着我,我倒是也不能让日本人闲着,自己不好出手,请别人出手吧。”太后伸出手掌,偏过头,悄悄的对着李莲英说道,“花点银子,叫人如此如此,也算是搂草打兔子,两不耽误了。”
“老佛爷智深似海。”李莲英大拍马屁,“奴才这就去办。”
“这些人啊,一点也不让人省心。”太后摇摇头,“要闹一闹,那就闹一闹吧。”
虽然已经亲政,但皇帝每日还要上一两个时辰的课,李鸿藻和翁同龢徐桐还有王恺运四人,是汉臣里头的师傅,其余的骑射满文等另算,徐桐上的课最少,李鸿藻次之,翁同龢两三日就有一日来上,可毕竟不及王恺运,除却休沐之日,几乎是日日要来授课的,这信任与否,是一眼就瞧得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