阚泽哈哈大笑:“岂不闻‘背主作窃,不可定期’?倘今约定日期,急切下不得手,这里反来接应,事必泄漏。但可觑便而行,岂可预期相订乎?陛下不明此理,欲屈杀好人,臣死不瞑目也。”
公孙白微微一笑,也懒得继续纠缠下去,便装作极为亲热地说道:“朕见事不明,险屈杀忠臣,幸勿见怪。若你等二人能建大功,他日受爵,必在诸人之上。”
阚泽偷偷的抹了把冷汗,正色道:“某等非为爵禄而来,实应天顺人耳。”
公孙白无心再与他纠缠,便写了封回书打发了阚泽回去。
吴明望着阚泽喜滋滋离去的背影,不解地问道:“陛下既知此人是前来诈降,为何不将其扣下?”
公孙白笑道:“杀之无益,朕有大计尚未完成,先敷衍十天半月,待得万事俱备,则一举挥师渡江,踏平逆贼。且传众将前来议事。”
不一会,众人均已到帐,公孙白将黄盖的诈降书传给众人观看。
众人传阅完毕,公孙白问道:“诸卿以为如何?”
张辽脸色凝重地说道:“前日听闻黑豹卫探得黄盖受刑之事属实,且黄盖是孙坚部下老将,而周瑜年不过而立之年出头,今压他一头而不服理所当然。而且陛下乃万民之主,苍生共望,今黄盖来降之事,臣认为有七八分可信,须令黑豹卫再行细细打探。”
徐庶立即摇头道:“我闻周瑜乃谦谦君子,江南之人中龙凤,岂会在临战之前为泄私愤而重责旧臣?况且黄盖虽然是江东老将。威望甚高,却非气量狭隘之人,又岂会与周瑜争风吃醋?臣认为黄盖来降之事,只有三分可信度。”
庞统摇了摇羽扇,大笑而起:“一分皆不可信,此必周瑜之苦肉计也。”
郭嘉冷笑道:“先献诈降计,恐怕是为了配合火计。”
再看司马懿,则笑而不语,很显然也是默认了诈降的意见。
公孙白微笑着点了点头道:“既然如此,短期之内,南面的贼军应不会有大的动静,着令军中工匠,加速打制铁锁,早日出征!”
……
长江北岸热闹异常,铁器敲打的声音震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