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9页

话音未落,突然听得马蹄声大起,接着便听到一声如雷般的暴喝声:“快,休得走了公孙白小贼!”众人不禁大惊,抬头望去,只见典韦和许褚两人率着数百名虎卫军纵马疾奔而来,来势汹汹。

公孙白等人急忙下了云梯,飞身上马,奔回大营。

身后传来典韦等人的大笑声:“传鲁公话,魏公若能破阵则请破之,若不能破,还请退兵回河北,休得在此丢人现眼!”

其实典韦这些古人还算是老实人了,若是换上公孙白,绝不会骂得如此中规中矩,少不得要说一句“地球很危险,你们还是滚回火星去吧”。

不若饶是如此,公孙白还是气得咬牙切齿,特么的老子出道十年以来,从来只有老子让别人出糗,哪有人让老子如此狼狈的,此仇不报非君子也!

第366章 鹿门三杰

鹿门书院位于鹿门山脚下,四周山清水秀,风景秀丽,鹿门书院依山而建,层层叠叠上去,几乎占据了半个山麓,鹿门书院是荆州最高级别的私人学府,在荆州仅次于襄阳官学,有生徒四百余人,学生来自天下各地,皆是百里挑的年轻才俊之士。

鹿门书院是庞家家庞德公所办,属于庞氏家族的私业,原本是庞家私学,但由于庞德公的名望播于天下,加上躲避战乱的北方士族云集荆州,使鹿门书院举跨过家族的门槛,成为座闻名天下的私人学府。

像诸葛亮、庞统、徐庶、崔州平、石广元等等年轻名士,以及刘琦、蒯祺、黄射、马良等等官宦子弟也在鹿门书院读书,使鹿门书院人才济济,已经成为荆州士族及北方士族汇聚的本营。天下能够与鹿门书院齐名的,也只有郭嘉就读过的颍川学院了。

书院大厅之中,一帮学子们正聚在一起,分析着北方的那场正在进行中的战争,正讨论得如火如荼。

官渡之战对于鹿门书院的学子们是当下的热门话题,就连卧龙凤雏也无法免俗,其中争辩得最激烈的是一帮年纪轻轻刚入门没几年的新秀,而作为学长的诸葛亮、庞统、徐庶、石韬、孟建等人,则更多的只是倾听,并未发表意见。

石韬的年纪要略长于几人,身材壮硕,长相也比较粗犷,浓眉大眼炯炯有神,与其说是学子,倒更像是军营中颇具豪气的校尉;而孟建却是一副文弱书生的样子,性子有些沉闷,别人激辩的时候也不怎么喜欢说话,一看就是个心思沉稳的家伙。

徐庶为人英俊不凡,身材魁梧,加之少年时练过剑,杀过人,比起四周文绉绉的学子们,多了几分英气和侠气,与书院的气氛有点不协调,也使得一般的学子对他敬而远之,更有不少人对他曾为杀人之贼而不齿,所以离众人也远远的。

徐庶的旁边,立着一名黑袍青年,只见此人肤色黝黑,又长了一副马脸,神色显得猥琐,都说“腹有诗书气自华”,却在此人身上看不出半点气质出来,倒有点像个长期在炉火边讨生活的铁匠,而且经常偷看邻居大嫂洗澡的那种,不消说此人便是庞统了,若非这家书院是他自家开的,恐怕书院一开始未必会接颜值这么低的学子。

在庞统的旁边,端坐着的那名青年,却似乎刻意要和庞统形成鲜明的对比一般,只见此人面如冠玉,目若朗星,头戴白玉冠,白衣胜雪,手中鹅毛羽扇轻摇,虽然年纪比庞统略小,身上却散发着一股淡淡的出尘味儿,此人便是诸葛亮了。

众人品评过公孙、曹两军的军力对比,以及相互之间的地势优势之外,已经开始渐渐涉足于公孙、曹相互之间传入荆襄的小范围的战争情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