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小麦,另外开垦的四十万亩棉花,也产了五千万斤棉花,其中三千万斤棉花被公孙白三折收购,余下两千万斤棉花留与屯田兵制作棉被和棉衣。
冬天虽然尚未到临,但是可预见,这个冬天并不会很冷。因为除了棉衣和棉被在全辽东半岛推广,辽东半岛人还学会了用麦秸秆烧炕,每家每户的屋外都堆积如山的麦秸秆,足够他们抵御这个寒冷的冬天了,这将是辽东半岛人千百年来过得最温暖的一个冬天。
种地所带来的巨大收获,将使更多的游牧百姓转为农耕来,甚至将蔓延到高句丽国和夫余国。
即便不种地,游牧民族的收益也将大大的增加,大片耕地的开垦,意味着需要大量的畜力,这样他们放牧的牛羊可以向那些耕地的百姓卖个好价钱,然后再买回足够的粮食和棉花。
在这年秋季,辽东郡、玄菟郡、夫余国和高句丽国等边界之地,增开了许多集镇,每日都有来来往往的百姓光顾,有卖马和牛羊的,卖粮的,卖棉花的,还有卖铁器的,卖皮毛和人参的……使得官府不得不在这些集镇上驻扎军队,防止马贼抢夺过往客商。
而与夫余国接近的高显城,与高句丽国接近的西盖马和西安平,原本只是荒凉的小城,如今却成了仅次于襄平和辽阳的繁华城市,城内商铺林立,人流量激增。
辽东半岛,历来被称为苦寒之地,却在这乱世之中,成了繁华之地。
就在整个辽东半岛之地一片喜气洋洋的时候,从南面的乐浪郡传来了公孙白想要的消息。
经过半年的战争,公孙度已然完全镇压了韩濊人的叛乱,进而征服了整个朝鲜半岛,纳入乐浪郡的治下。
于是,举兵南下,讨伐公孙度,拔掉公孙白称霸辽东的最后一块绊脚石的战争计划,也提上了日程。
第169章 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
番汉城,辽东郡最南面的一座小城,坐落在今鸭绿江边。
此时的鸭绿江,称马訾水,江水极其清澈,碧波荡漾,滚滚奔流入海而去。
江水北岸,枪戟如林,一座座水寨相连,绵延近十里。岸边黑压压的站满了汉军军士,江面上的艨艟如星罗棋布。
江风猎猎,一杆杆大旗在风中招展,上面大都绣着各部诸将的姓,其中一杆绣着“公孙”两字的大旗显得格外引人注目。
公孙白身穿精钢战甲,头戴白玉冠,披一袭雪白的披风,腰佩破天剑,端坐在飞血的背上缓缓行来,赵云、张郃和太史慈等人在他身后紧紧跟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