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3页

康义诚与宣武军的谋划,是逼孔循反,如今康义诚落网,不管孔循回不回汴州,那些宣武军将领、小校都不得不反。

宣武军的叛乱基本已经无可抑制,但有没有孔循这个宣武军节度使,和朝廷大军一起去攻打、劝降宣武军,情况就大不相同。

第五姑娘离去后,李从璟趁夜进宫,跟李嗣源商讨这件事,并且迅速作下布置。

接下来,军情处回话,孔循愿意继续进京。

——他当然要继续进京,被宣武军背叛过后,他还回去作甚?

在等待孔循快马加鞭赶来洛阳的两日里,李从璟将洛阳吏治整顿的收官工作已经大体处理好,接下来的事情交给两位宰相和三司去处理即可,至于那些罪大恶极该被斩首的官员,也要等到秋后。

但是康义诚不必等到秋后,他要被拿来祭旗。

在李从璟审问康义诚时,对方交代了与他有勾连的那些藩镇,结合李从璟之前收到的情报,李从璟怀疑这些藩镇将紧随宣武军举事,大闹地方。

李嗣源与李从璟商议后,决定先发制人。

五万殿前军,除却李从璋所部在西川,横冲、龙骧、虎卫三军随李从荣南征,尚有百战军驻扎在洛阳。

第754章 赵王领军向楚地,秦王洛阳理大局(十)

李从璟之所以留在洛阳,百战军之所以没有跟随李从荣出征,为的便是应对眼下这种情况,整顿吏治必然会有风暴,这是李从璟与李嗣源早先就有预料的,令人欣慰的是,这股风暴出现在洛阳吏治整顿结束后,这至少维护了朝堂安定的大局,给了大唐一个安稳的中枢。

当然,情况之所以会如此,并不是像康义诚这种洛阳大臣和孔循这种地方大员,反对吏治不够有力,而是李嗣源、李从璟从一开始的布局就做的好。

甚至可以说,藩镇在这个时候动乱,都在李嗣源、李从璟父子的预料之中。

“此番藩镇动乱,除却汴州宣武军率先亮出旗帜,不出意外,郓州天平军、青州平卢军都会相继起事,滑州义成军会否同流合污,尚在两可之间。”李从璟如是对李嗣源道,“届时山东千里之地,不免烽火连城,为免乱贼祸乱地方太久,给州县造成太大灾难,朝廷禁军必须雷霆出动,迅速将其剿灭。”

“滑州义成军,应该也会随同而乱。”李嗣源摸着胡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