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镐心道:“但凡谋敌,使其内乱内耗永远都是上佳之策,你深谙其道,故而对契丹你玩弄耶律倍、耶律德光于股掌之间,对大吴你也曾挑拨徐相与大丞相、徐知询的关系,无论是谁,都得承认你这份手笔的高明。但天底下的计策,从来都没有只准你对别人用,而不准别人对你用的道理,你恐怕不曾想到,有朝一日,你自己也要面对这样的情况吧?”
“先生在想什么?”边镐正暗暗寻思的时候,骤然听到李从荣没来由的发问。
“没甚么,在想秦王此番若是失利,殿下该如何应对。”
“哦……辛苦先生了。”
“分内之事,殿下不必客气。”
第675章 天下未平,征战不休(三)
两人不咸不淡聊了两句后又沉默下来,边镐依旧旁若无人一般闭目养神,李从荣倒也没有不满,好似是已经习惯他这番模样,左右闲着无聊,李从荣索性也闭上眼,打算打会儿盹,孰料他正一只脚踏入梦乡,边镐的声音蓦地又响起来。
“殿下,在下可否往演武院一观?”边镐问。
李从荣挣开有些朦胧的眼,拿手指头捻了捻眉心,“先生怎么突然对演武院有兴趣了?”
“蜀中一役后,洛阳演武院名动天下,在下也常有耳闻,故而想去看上一眼。”边镐道,“能培养出史彦超、符彦琳这等军事天才的对方,何人能不好奇?”
伐蜀之战落下帷幕已有多日,各种战场轶事早已传遍四方,演武院学员的光辉事迹让人耳熟能详,其中标志性的人物,例如在遂州扬名的史彦超忠勇双全,在玄武城被人铭记的符彦琳灵动野性,标志性的事件,如以演武院学员为骨干的君子都,仅凭三千人就在龙门山阻挡了十倍之敌,最后只剩下数百人浴血归来,更是令人敬佩。
李从荣稍作沉吟,“先生是世间大才,演武院是培养人才之地,先生想去看看也在情理之中,即是如此,择日孤王领先生去看便是。”
“何必等到明朝,今日便去可否?”边镐问。
李从荣笑容无奈,“倒是孤王疏忽了,先生向来是这般雷厉风行的性子,也好,现在就去。”
“多谢殿下。”
马车停在演武院山门的时候,天色已经不早,边镐下车后望见古朴而威严的山门,眼中露出赞赏之色,半晌之后见李从荣还没动身,遂道:“时辰不早,还是快些进去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