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离还知晓,早先,石重贵带着河丫在卢龙逃难时,将死之际,还得过任婉如的恩惠。
有大义,有私惠,石重贵这颗棋子,日后说不得还真会有大用。
接下来,莫离心中只剩下一个疑问:
李从璟为何如此肯定,石敬瑭日后必会有谋逆之举?
这绝非是对石敬瑭为人、性情、思想很了解,就能解释得通的。
莫离想不出答案,只能将之归结于:李从璟眼光之远,布局之深。或许,石重贵这颗棋子,不会有发挥作用的那日。但世事难料,若真有那天,今日这一手落子,就是神来之笔了!
莫离又想起,此番帝国伐蜀,即便是在前锋北山失利后,仍旧能显得从容不迫,根源便在于,静难军能迅速攻占剑门关。而静难军之所以能火速攻占剑门,其布局还要回溯到天成初,李从璟举荐李绍城出任静难军节度使——距离大军伐蜀,这可是整整早了四年。
关键还在于,彼时,两川还没露出什么不好的迹象……
有如此远见,如此早的布局,如何能不从容不迫,不显得大局在握?
莫离心中微叹,良臣择主,他当初决意离开晋阳,与李从璟共襄大业,虽然是早就看准了李从璟的为人、才能,但往后每每想起,也不由得感慨一番当初的明智之选。
莫离回想起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
因为他没有娶妻,又与李从璟私交甚厚,李从璟时常要垂询他,所以他就住在秦王府。他本是洒脱性子,平日里厌烦琐碎杂务,所以很多事务都交给下属,只掌握大计,是以每每很多悠闲时候,可以用来读书作画甚至是逗鸟,亦或是在秦王府闲逛,喂一喂府上湖中的金鱼。
说来滑稽,秦王府的格局布置,装修规划,都是出自他莫离之手,李从璟这个秦王,却是从来没有过问的。原因无它,秦王没有这个空闲而已。莫离是知晓李从璟志趣的,年少时,两人游山玩水,李从璟也说过,此生若不能展大志于天下,必当纵情于山水,如此方不负天地秀美。
而现在,帝国新政,日常杂务,都堆在这个秦王肩上,莫离每每与剑子对弈论道,悠闲半日回居处,问及秦王情况,都说对方仍在东书房,翌日早醒,再问秦王状况,对方还是在东书房。
莫离有时候也会责怪这个如今尊贵无比的发小,说他太沉迷杂务,而遗忘了自身雅趣,遗忘了山川秀美,也遗忘了年少时,他俩常常沉浸其中不能自拔的日出、日落、秋风、冬雪。
每当此时,李从璟都只是一笑了之,继而又埋头处理仿佛永远处理不完的军政事务,规划永远规划不尽的帝国大业,布局永远布局不到头的阳谋阴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