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5页

与副将不同,潘仁嗣与李仁罕相熟,临行前,对此番东征如何战法,彼此交换过意见,故而,潘仁嗣知晓李仁罕打得什么主意,他沉声道:“早先密探观察过遂州城防,坚固非常,不可轻视,加之夏鲁奇此人,素有勇名,也非易与之辈,李将军要破遂州,非旦夕之事。然则李将军却也说过,他至遂州,必定朝夕攻城,不予夏鲁奇喘息之机,以免其愈战愈勇,城池越守越坚也!”

愈战愈勇好理解,面对数倍之敌,“城池越守越坚”之言,有些耸人听闻,但潘仁嗣此言,并非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如今西川军攻遂州,优势无非在于两点,一是兵力优势,二是夏鲁奇出镇遂州未久,未必深得遂州百姓拥护。

而一旦战事持久,西川军攻势渐渐疲软,让夏鲁奇得全城百姓效力,战事就艰难了。李仁罕得孟知祥点拨,是绝不容许这等情况出现的,所以他一旦开战,必定猛攻不停。

潘仁嗣往身后望了一眼,行军队伍步履沉稳快捷,他又扶额前望,对身旁的副将道:“遂州战事,非一时可以了结的,正因如此,保证遂州侧翼之周全,便分外重要。遂州东面不必担忧,群山绵连,唐军进不来;北面你我使不上劲,不过阆州较弱,李绍斌克之不难;南面,便是合、渝、涪三州,乃我蜀中防御三峡之敌的门户,万不容有失。”

他接着道:“唐廷在三峡的布置,是以万州防御使对付两川,这些年我西川密探往返万州不知多少回,对万州情况不说了如指掌,却也深知底细。万州防御使郭威,早先是百战军君子都主将,屡有奇功,算是智勇双全之辈。先前,其人任房州刺史时,曾率房州军攻入夔、归、峡三州腹地,速度极是快捷。此番我等要防备的,便是此人。”

副将道:“郭威麾下,有万州军万人上下,人数虽是不少,但论精锐,何能与我西川军相比?三个都当不了西川兵一个!再者,合、渝、涪三州,虽不是天险,但只要我等夺而守之,料那万州军也过不来!”

合、渝、涪三州,位置重要,实际没多少守军,战力更是没人放在眼中,这看似矛盾,实则不然。三州守军的弱势,是两川与朝廷较力之下,达成的微妙平衡状态,就如两川事发前,东川在剑门的守军不多一样,此三州也是如此。

其中,合、渝两州属两川势力范围,涪州属朝廷势力范围。

潘仁嗣冷哼一声,“此番两川举兵,乃是大帅赶在唐廷发军之前,率先发难,即便是那郭威用兵迅疾,有意抢占这合、渝两州之地,然则朝廷之令未下,他如何发得大军来?待他发军前来时,你我早已布置妥当,保准叫他吃一顿河鲜,让他灰溜溜滚回万州去!”

“将军高见!”副将嘿然笑道,“也是大帅英明,先发制人后发制于人。待得我等守住两川南北险要,唐军进无可进,哪怕是那遂州难打一些,也是砧板上的鱼肉,任由我等宰割,撑得了一时,还能让他翻了天去?”

潘仁嗣很认同副将的话,志得意满,旋即正经道:“好了,休得多言,且先到合州再说!”

天高云低,潘仁嗣等加紧行军,合州城愈发近了。

正当此时,忽觉大地震颤,好似闷雷滚滚,又如大河决堤,更像地震突发。

潘仁嗣大惊,“怎么回事?前方有何异常?斥候何在?!”连发三问,心里陡然升起一丝不好的预感来。

俄而震颤更甚,斥候打马急回,在潘仁嗣身前滚落马鞍,张皇不已,“报!将军,前方有大军袭来!”

潘仁嗣眉头大皱,“何方大军?!”自然不可能是合州军,那都是自己人。等等,难不成,合州兵败了?合州被唐军攻下了,守军溃逃?却也不可能,溃逃之军,怎会有这般震天动地的气势?

Tip:阅读页快捷键:上一章(←)、下一章(→)、回目录(回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