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3页

鏖战一日,因东川军殊死抵抗,静难军死伤惨重,关隘不能破。

又一日,两军正激战之际,军寨中的东川军骤闻后方急报,一支静难军,出深山,如同天降,从背后相击,已破后方军寨,杀伤千百人。东川军遂乱,争相奔逃。

是日,李绍城夺得此寨,并传下帅令:降者不杀。

当日,剑阁之东川守军,或战死、或投降,剑门关遂为静难军所有。

这一日,八月十五,中秋,疾火先锋李绍城,攻下剑阁,是为初捷。

八月十六,静难军克剑门县。

八月十七日,李从珂、石敬瑭率军逾万,增援至剑门关。两相合力,遂引军攻向剑州州治普安。

……

注1:有别的道入剑门关内。“冯晖……从晋高祖讨蜀,蜀人守剑门,领部下兵逾越险阻,从他道出于剑门之左掩击之,杀守兵殆尽。”又,“辛巳,西面军前奏,今月十三日,阶州刺史王宏贽、泸州刺史冯晖,自利州取山路出剑门关外倒下,杀败董璋守关兵士三千余人,收复剑州。”其中提及的“他道”“出于剑门之左”“倒下”可证,大小剑山中,的确另有通道可入关内。

注2:昨天说的留蜀精兵三万人。“先是,两川隔远,朝廷兵士不下三万人,至是,知祥上表乞发遣兵士家属入川,诏报不允。”

第555章 耻与贼相识,不与寇同生(一)

李绍斌攻阆州,四千西川兵助力甚大。先前,孟知祥以侯宏实、孟思恭援助李绍斌,而主力三万兵将,攻的乃是遂州,且,领兵的李仁罕、赵廷隐、张知业等,或为孟知祥麾下大将,或为孟知祥倚重的肱骨,其攻遂州之势,不可谓不大也。大军未发时,孟知祥言:遂州强而阆州弱,以强攻强,以弱攻弱。诚然如是。

成都到遂州的距离,与梓州到阆州的距离,相差不多,故而在李绍斌与李仁矩开战、李绍城猛攻永定关之时,自成都出发,率领西川军主力的李仁罕,也到了遂州。在李仁罕抵达遂州之前,简州刺史张知业,率先锋先一步到了,李仁罕至遂州的次日,汉州刺史赵廷隐的后军也赶到。

与李仁矩主动出战不同,遂州武信军节度使夏鲁奇,并未率军出城迎战,相反,他高卧城中,深沟高垒,一派严防死守的架势。

白露这日,西川军的营盘扎完,围了遂州城,开始做战前准备工作,这三万将士的主将李仁罕,带了赵廷隐、张业等人,并及百余近卫,来到城前,观望城头防御。

眼下时节,还称不得秋高气爽,却也不甚炎热了,艳阳当头,时而隐于层云背后,大地忽明忽阴,城头上的武信军甲士,盔甲时时反射出一道亮光,可见他们面容严肃,杀气凛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