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0页

临行前,李从璟只能拍拍徐半仙的肩膀,聊以宽慰、鼓励。火药如何改进,他实在是爱莫能助,只能提供这么一个思想、方向。反正徐半仙在信了李从璟口中火药的威力之后,已经将其作为这辈子一生唯一的事业,五年、十年都不会停下脚步。

对此,李从璟只能衷心希望在徐半仙的有生之年,在他的有生之年,能够看到这东西面世。李从璟能做的,就是徐半仙要什么他就给他什么,除了女人——他觉得给女人只会让徐半仙死得早些,女人身上又没有硝化甘油。

视察完演武院,李从璟回到院长办公室,在这里,有一份军事评估等着他过目。

这份军事评估,仅是题目就足够触目惊心,《伐蜀攻略》。

这是经由军情处、参谋处、演武院三者合作,耗时半年拟定的策略。这份策略,立足于军情处对蜀中山川地势、入蜀路线、蜀中兵力布置、各主要关隘城池城防情况的实地详细打探,而后经过参谋处与演武院的推演,最终形成的手稿。

与之相对应的,秦王府中,李从璟案头就有一本类似的军事评估。

那份评估的名称,叫做:定荆南。

第494章 天成新政初现世,厉兵秣马看天下(三)

演武院的《伐蜀攻略》虽说只是初稿,但基本对两川进行了完整剖析,提出的伐蜀策略可行性也是极高,虽则如此,这份评估却也没有太多需要说叨的地方,毕竟是一份纯粹的军事报告。

这份报告在修改、完善之后,自然会被送上李嗣源案头,若是两川形势恶化,大唐与孟知祥不得不开战,这也将成为大唐日后伐蜀行动的重要依据。

对待孟知祥,之前李从璟与李嗣源就已定下策略,也施展了众多措施。然则孟知祥认准了现今大唐无法对其进行攻伐,因而其狼子野心已愈发不可遏制,对待朝廷诏令从来都是阴奉阳违、敷衍了事。这就使得大唐明面上拿他仍然没辙——就连减赋的诏令,孟知祥也未施行。

说来孟知祥也是一时人物,身边以不乏辅佐之人,自然不会如此好对付。

前些时候,朝廷派遣李严去到蜀地催响,意欲运回蜀地府库的钱粮,李严到了蜀地之后,孟知祥不仅不奉命,反而给他安上一些罪名,将其扣押。

如此行径,已然跟造反无异,就差正式跟朝廷撕破脸皮了。

孟知祥为西川节度使,朝廷眼下限制孟知祥的策略,是在东川节度使身上做文章。原本,东川节度使为董璋——后与孟知祥一同举事。然如今董璋早已身死道消,眼下的东川节度使,乃是庄宗任命的李绍斌。

朝廷因是下令,将李绍斌移镇横海,另用大同节度使秦仕得出镇东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