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山口,李从璟带领君子都,顺山道驰入山中。
耶律倍对耶律敌刺等将下令:大军就地扎营。
数日后,当契丹大军行进山道,复又行出山道,他们没有看见君子都的身影。营州城遥遥在望,当他们终于踏上那面梦寐以求的城墙时,却发现城中已经空无一人。
耶律敌刺在给耶律阿保机的上书中写道:唐军望风而逃,太子殿下率领大军,兵不血刃克复营州城。
又数日后,当李从璟抵达平州边境,长城扁关时,先行一步的百战、卢龙军已经进入到各自的防御位置,并且在李绍城、李彦超等人的率领下,进一步修缮城防,加固防御工事,丰富防御器械。在这里,李从璟见到了特意赶到此处的杜千书。
杜千书之所以会离开平州城,亲至扁关,当头的两件大事,一是为大军提供后勤补给,二是为接应、安置南迁的营州百姓。
两月未见,杜千书消瘦了些,脸上、手上的皮肤也粗糙了些,大抵是奔波平州各地时为冷风吹佛的缘故,虽则如此,眼神却是愈发清明,渐有一股精干之气。若说之前的杜千书,书生气更重,现下却是在向干练官吏的气质转变了。
当日夜,李从璟与杜千书彻夜长谈。
李从璟要“变幽云之天”,平州类似于试点区,其间种种事务进展如何,他需要杜千书详细报与他知。李从璟北上所经战事,也都说给杜千书知晓,顺便听听他的见解和对日后的谋划。
闻听和耶律倍顺利开展了第一次“合作”之后,杜千书感叹道:“所谓邦交,联盟或者敌对,皆因利而起。有利则有邦交,无利则无邦交,而利益大小,则决定是选择联盟,还是敌对。”
杜千书在边关逗留两日之后,带着南迁的营州百姓离开,李从璟则指挥百战、卢龙两军于此地备战。
在李从璟驻守扁关刚过一个月,耶律倍率领契丹大军攻打扁关还不到十日的时候,一封来自都城洛阳的信件,让李从璟差些惊掉了下巴。惊愕之余,他盛怒难平,指着南方大骂:“竖子无德,天下将坏于尔辈之手!”
第253章 北境边城战事烈,庙堂云谲天下变(十七)
东都洛阳。
唐灭梁后,迁都洛阳,以之为东都,而长安为西都。
洛阳其城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谓之阳,故称“洛阳”。相传伏羲氏于此地得“河图洛书”,始作八卦九畴,此后,周公“制礼作乐”,老子著述文章,孔子入周问礼,洛阳遂有大气象。又“崤函帝宅,河洛王国”,三皇五帝以来,洛阳以其天地造化之大美,成天人共羡之神都,自殷商后,屡有王朝于此建都,洛阳渐成历史名城,人文底蕴雄厚,繁荣多时。伪梁窃据中原时,亦以洛阳为西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