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从璟站在点将台上,一言不发,面无表情,实则心中已经暗自点头。这些将士行动统一,执行军令一丝不苟,并无一人出现差错,而将士个人素质明显不弱,中气十足,技艺也是娴熟。
仅三月时间,百战军已经初显气候。当然,这与百战军将士三分之二都是老卒有关,但新卒老卒配置得当,彼此配合默契,并无隔阂,显然是融合得不错,却是殊为不易。
检验这些,正是都试的本意。
校场上,进攻方在孟平的带头猛攻下,逐渐占据优势,防守方渐渐力有不逮。但就在这时,一阵鼓声大作,一队骑兵自防守阵后方,冲进校场,掠向进攻方两翼,却是防守方援军到了。
进攻方防守方瞬间攻守易行,阵势变化立即剧烈起来,拼斗节奏明显加快。
随着兵力的不断加入,三千百战军,几乎逐渐都加入了战场。
由此,战斗进入高潮。期间,各指挥甚至细微到各队的配合,攻守互换,甚至是一方中你攻我防,变化极为复杂,可以说,这就是一场战场形势瞬息万变的典型战役。
尘土飞扬,战士们奔行战斗,偌大校场成了沸水,好不热闹。
这场战斗,是李从璟亲自谋划的,为的就是全面检验百战军战场能力。战场以大势为向,以阵型为本。大阵含小阵,小阵成大阵,大小阵型,又皆成自于各队列,队列又成于士卒。数千人甚至是万人大阵,都有可能因一个几十人的小阵,率先突破或者崩溃,而变幻形势,导致战场胜负变化。
而每一个军阵,都由一个个士卒组成。
从战阵的角度上说,战场上没有个人武艺。但是,战场上有将士素质!
李从璟目光锐利如鹰,关注着大势,也关注着每一个细节,他需要发现亮点,也需要发现问题,然后改进训练计划,让这支军队,一步步强大起来。
“这是我的军队!”李从璟双眼渐渐炙热,负在身后的手,紧紧握成了拳头。
申时,都试结束。
按照这几日来都试登记的成绩,李从璟在点将台上,颁发奖励。一箱箱铜钱被搬上台,一把把横刀、弓弩,还有一幅幅甲胄,都是这次都试赢家的奖励。
养军队,就是在花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