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夭夭道:“听说梁子山之南十里外,有一去处,名为君子林。那里有一群隐士,相传这些隐士才高八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若是有人能收之以为己用,必得非凡功业。”
“这么厉害?”张小午听得兴趣大起。
“厉害什么,都是胡扯。”李从璟呵呵一笑,“用你的脑子好生想想,买书不用花钱?请名师不要花钱?这些隐士哪来那么多银子。还要饱读诗书,悟道成材,就更难了。真正出人才的,是士族之家,因为只有他们才有培养人才的资本。就说孔明,也不是真在山里种田的,他父兄也皆是为官之人。”
桃夭夭不咸不淡道:“将军倒是看得很清楚。”
李从璟却是轻轻一叹,“乱世求存,征伐天下,人才最为重要,但是人才难觅啊。我为一镇主将,常常为此忧心,却也没有太好办法。”
桃夭夭淡淡瞥了他一眼,不说话了。
几人身后的军列之中,赵象爻一直望着桃夭夭。
“二爷,自打今日出营,你这表情就甚为呆傻,还是收敛一些吧,莫让别人看了笑话。”赵象爻身旁,一个出自神仙山的骑士忍不住出声提醒。
“二爷有吗?”赵象爻一愣,随即恼怒起来,“你这是什么话,二爷何等英武之人,怎会有如此神情,给我闭嘴!”
离梁子山还有二十来里的时候,先前一步去联络的李荣,回来告诉李从璟:“梁子山下,潞州的安义军已经先到一步了,他们把道路围得水泄不通,阵势摆得很大。”
李从璟眉头微微皱起,“安义军来了多少人?”
“人不多,也就一个指挥。马军两都,步军三都。”李荣道。
“一个指挥。”李从璟冷笑一声,“招安需要来这么多人?威胁之意很明显。”
桃夭夭不禁翻了个白眼,心道你带的人比人家多好吧?
“走,去会一会安义军!”李从璟策马扬鞭,将速度带起来。
先前潞州昭义军跟随李嗣昭出征镇州,多有死伤,现如今李嗣昭战陨,昭义军也改变为安义军,可谓物是人非。李继韬出任潞州留后,心里本就不踏实,这才急着扩编安义军,但安义军军貌到底如何,李从璟却是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