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和真人远远看着那人,这次却是看清楚了他的面容,只见他原是一个纤弱清瘦的男子,五官异常柔和,面容看上去只有二十余岁,神情却是苍老得像是四五十还多。加上之前奇门遁甲之术被迫,这人一时心神受到巨大冲击震荡,内息紊乱,眼下却是面色苍白,只有口唇之处被鲜血染红,一时显得十分妖艳。
看着这人的面容,太和真人一时愣住,如遭雷击,脑中轰隆作响,眼前金星直冒,却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眼前这人竟然是他,一时心绪震荡不比那人轻些,一口鲜血被堵在胸口的真气一顶,差点就吐出口来。
那人看着太和真人这般模样,惨惨一笑,喘息着说道:“师叔,你怎地不运剑了?是忘了你的真武荡魔剑法了么?你当年教过我的,要不要我帮你想想?”
说着话,这人手一伸,一柄赤铜混金,三环加身,雕刻有鸟兽虫鱼的漆黑宝剑就从袖管滑落在他手中,正是被弥勒教人拼死受了孙向景一把蛊药,从徐方旭手中夺走的太玄祖师佩剑。那人祖师佩剑在手,也是摆出如太和真人先前一般地姿势,却是身形一个晃动。
“噗”,祖师佩剑穿过还在发呆的太和真人胸口,穿过前胸,刺破心脏,从真人后背穿出,带着冰火相交的真气,绞断了太和真人的气机。
太和真人犹自一脸难以置信地站在原地,也没有做丝毫阻拦,只是死死看着那人的脸,手中龟纹宝剑一时“叮”地落地。那人一剑得手,也是保持着宝剑刺出的姿势,一动不动,眼中有泪流出,神情却是无尽冷漠,苍白的脸映着黢黑的祖师佩剑,一时都被太和真人胸口流出的心头热血染红,滴落地面。
太和真人生机断绝,缓缓抬手,想要抚摸那人的脸庞,始终无力,双手绝望垂下,口中喃喃道:“无妨……”
“噗通”一声,太和真人死尸倒地,激起一片尘土,鲜血从背后渗出,在地面之上映出一片赤红痕迹。随后,一股无色无形的内劲剑气从太和真人胸口伤口处冲天而起,表示这位地仙就此散功身亡,身死道消。
远处,一道人影手持黢黑宝剑,一路滴着血花,朝着达摩祖师面壁之处飞掠而去。
第三十八章 小马亦识途
中原的佛道禅宗,本就是源自于达摩祖师,其始发于天竺,于两晋南北朝时期被达摩祖师带来了中原。经过了数百年的传承延续,不断发展,达摩传慧可,慧可传僧璨,僧璨传道信,道信传弘忍。唐高宗龙朔元年,慧能以一句“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对上了弘忍的“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莫使惹尘埃”,一时得到了弘忍和尚的青睐,得以承继禅宗正统,成为第六代祖师,世称“六祖慧能”。
禅宗六祖之中,慧能和尚与儒家先师孔老夫子、道家祖师李耳老子一起,被并称为“东方三贤人”,是为禅宗历史之上名望、地位最为高绝之人。而其一眯之祖师达摩和尚,更是在中原大地上留下了“一苇渡江”的传说,更是为南北少林传承了七十二绝技和《易筋》、《洗髓》二经,弘扬中原武道,甚至可以说是中原武道在南北朝以来的一脉祖师。
达摩祖师曾在北少林后山面壁九年,一朝得道,其面壁之处受其精气神意渗透映照,甚至在石壁之上留下了祖师的身影形象,却是“人留影,雁留声”,其精神心智之卓绝,往古数百年来也是独一无二,堪称大能。
徐方旭、孙向景和冲玄子道士三人在于太和真人分别之后,一路头也不回地朝着达摩祖师面壁之处的一条下山密道赶来,只求尽快脱离此间,叫太和真人能够安心脱身,不必与弥勒教一方追赶而来的那位恐怖高手对上。
只是人世间的事情,从来都是不能全然顺遂众人的心愿。三人离达摩祖师面壁之处还有几里地时,太和真人就已然命丧弥勒教那位“弥勒佛祖”之手。虽然太和真人已然堪破那人手段,破除了其奇门遁甲的手段,却是不料那人竟是昔年故人,一时也是勾动太和真人心魔,叫他难以举剑相对,最终半是落败,半是放弃地,被那人一剑穿胸,身死道消。
到得太和真人这等境界,可谓“陆地神仙”,个个都是内家真气雄浑内敛,一应武道近乎神通,自成一方天地,直至死前方朽,散功更是有着异相,也是天人合一之后对宇宙自然产生的影响。先前太玄教的望辉长老与北少林空玄方丈相斗,双双耗尽真元,油尽灯枯,一时陨落,也是一个真气外放演化幻境,一个直接伴随漫天大罗梵音虹化而去,便是地仙陨落之时的异香,纵是相隔数里也能清晰看见,熟悉之人更能心生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