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那日他前去采购药材,半途又怕错漏,回头想跟徐方旭拿了方子再去。不意见了两人跟踪一群行踪诡异的人,一时也不好惊动,远远吊在后面。后来徐方旭两人进了船王的楼船,陈风崇却是认得,不敢贸然跟上,只得远远看着,也是担心焦急。不多时,便听得楼船里一片混乱喧哗,随后便看见一道人影撞破船闭,直直落入海中。
陈风崇也管不得三七二十一,纵身入水救人,费尽全身力气,才将落水的徐方旭拉上船来。一见是徐方旭,陈风崇顿时大惊,又看他胸骨凹陷,似是被人大力伤了心脉,加上他入水太久,心肺都呛了海水,眼见气息微弱,命在旦夕。陈风崇自是大惊,也来不及关心小师弟的生死,只忙着抢救眼前的徐方旭。
也亏得天数使然,陈风崇除了轻功决定之外,就靠着长生老人秘传的独门内功真气行走江湖。他这内功一不擅长对敌,二不适合交战,唯一的长处就是温养身体,疗伤续命,这才造就他打不死的神通。陈风崇不通医理,也只能稍稍为徐方旭整理残躯,随后便靠着日夜不断地渡与内力,吊着徐方旭心脉不绝,撑到了长生老人面前。
这几日他昼夜行功,消耗真气不说,已是动摇了根本真元,全靠一丝意念苦撑,这才保住了徐方旭一条性命。
长生老人也是感慨,好在有陈风崇三日不断地内力续命,徐方旭虽然伤势严重,始终还能救得回来,当下全力施救。
师娘听了这事儿,又是哭得泪人一般,徐方旭尚且如何,那孙向景又不知该当如何,一时哭闹不休,要长生老人去剿灭太湖船帮,救得孙向景回来。
长生老人无法,只得安慰说先救了方旭起来,待他说明事情详细,才好拯救向景。按照陈风崇的描述,徐方旭两人跟踪的是太玄教之人,那群人一心求取《太玄经注》原文,如今徐方旭既然身在这里,孙向景性命应该一时无虞,还得先救了眼前之人,再作打算。
师娘也晓得其中厉害,也不再闹,只是衣不解带地服侍在陈风崇身边,任由长生老人对徐方旭施救。
第二天一早,徐方旭在长生老人妙手之下终于睁开眼睛,虽然全身经脉脏腑都有些损伤,始终挽回了一条性命,也不是什么大碍,仔细修养些日子也就好了。
徐方旭一睁眼就四处寻孙向景,长生老人连忙跟他说了他落海之后的事情,要他先莫担心,将事情说个清楚。
徐方旭忙将这事儿原原本本地向长生老人说明,长生老人一时眉头紧蹙。照着徐方旭这般说来,孙向景十有八九是落入了太玄教的手里。只是那太玄教之人也不是什么善于之辈,以着孙向景的功夫手段恐怕不是他们的对手。虽说太玄教要求《太玄教注》原本经文,一时不会伤及孙向景的性命,只是他落入敌手,难免会被酷刑逼问,始终不妥。
念及此处,长生老人匆匆提笔,写了几份书信,用火漆封了口子,印上一枚数十年不用的独特印记,叫人快马加鞭送往驿站,寄向各地。
师娘见得徐方旭醒来,自是仔细关心服侍,又不住担心孙向景的安慰,只是无法,成日里背着众人流泪。长生老人与两名弟子苦心劝慰,也不能令她开解分毫。
徐方旭一条性命得救,长生老人的几封书信却像千斤巨石投入浅水一般,一时激起无尽浪花。中原大地顿时纷乱一片,各方势力因着这样那样的原因,纷纷倾巢而出;黑白两道,民间官府,都在暗地里使足了力气,寻找那位名叫孙向景的少年,颇有些“羽书速惊电,烽火昼连光[]”的意思。
这些种种,孙向景自然不知。他自三日前偷袭圣女未果,便被太玄教众人重新拿住,用牛筋绳索捆了手腕脚踝,又加上麻绳五花大绑,只如一个粽子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