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2页

扬州倒塌城垣三百八十余垛,城铺二十余处。应天墙垣摇动,屋脊梁柱俱各有声,城垣墙垛倒塌,高淳地震有声,屋宇倾、水泛溢,句容瓦坠屋覆。

常州、镇江、扬州,声如巨雷,摇倒民房无数,压死多命。淮安府湖水翻房宇动。泰州墙垣摇动,江河皆啸。常熟墙屋俱摇,行者皆仆。东刹浮图亦摇倒其顶,城内外地面多裂。崇教兴国寺,塔顶斜倾。

吴江、震泽、嘉定、江都、南通州、泰兴,吴淞所,常州府宜兴,俱震声如雷。松江府华亭、上海、南汇守御所、以沙堡、无锡、靖江,俱屋宇摇动,武进坏屋湖水皆飞。应天府、上元、江宁、六合、吴县、江阴、丹阳、金坛、丹徒、溧阳及江西,同日皆震。

……

这次大地震之后,徐州各部的戒严待战状态仍在,不过却不是那么紧张了,因为朝廷不会在这个事情后动用大军,这次地震受害范围是大明最精华的区域,天下粮赋有三分之二出自这个区域内。

更不要说东林清流大多出身于这个区域,朝中大臣怎么肯在自家闹灾的时候派兵征伐徐州,那不是为家族亲朋雪上加霜,肯定会被人唾骂。

第1221章 朝廷来人

赵字营各方面,损失和死伤主要出现在贸易方面,在清江浦和扬州一带的云山行店铺倒塌,在里面的伙计被埋被砸,货物也有毁损。

而在淮安北区的农垦田庄和家丁团练们,正午地震时候,他们都在外面劳作和操练,在赵字营系统内可没有什么白日里歇息偷懒的规矩,这个规矩反倒让大家逃过一劫。

如果说山东遭遇这样的震灾,肯定又有一场大乱,不过在淮扬江南一带就好了很多,受灾的地域和人口都不少,可地方上却能拿出足够的物资来赈济,有饭吃,有安置,百姓就不会造反作乱。

不说江南那富甲天下之地,在淮安府和扬州府以及滁州等遭灾地方,除却自发救济外,赵字营招募百姓去田庄耕种,吞并田地安置农户的举动从某意义上也在稳定地方,所有可能的流民和乱民被赵字营的体系飞速吸收,这等于根除乱源。

谁能想到突然间有这样的地震,先前官府和地方上的些许硬气和奢望都是荡然无踪,那还敢和徐州赵字营有什么刁难硬抗,徐州的要求都是乖乖配合,生怕对方趁火打劫。

这场地震大灾还起到一个作用,本来魏忠贤被召回京师之后,气焰大减,东林党人正在趁热打铁,把阉党盘踞的官位一个个抢过来,这是他们头等大事,自然顾不上招安这等微末细节,但这次地震之后,招安变成了急务大计,在这样的震灾面前,如果有人借机煽动,那大灾就会变成大乱,何况那边的乱民已经把官军打的很惨,那周围正是空虚时候。

跟随魏忠贤在河间府的兵部尚书赵彦根本就没有回京的机会,直接被安上了凤阳巡抚的官位,打发来南直隶招安招抚,这尚书自然是顶级的大佬,派到凤阳巡抚任上已经算贬斥了,但这凤阳巡抚也是地方大员的位置,老实讲不算吃亏太大。

可天底下哪有这么便宜的事情,朝野各方甚至包括当事人赵彦,都知道这是一口黑锅,招安不成自然要问罪,招安成了自然是晚几天问罪,和贼人打交道总归是辛苦活计,不管答应什么不答应什么,可能都会有罪责上身,兵部尚书赵彦就是来背锅的,至于另一位负责招抚的大员就是凤阳守备太监崔文升,他也逃不了日后的清算。

事到如今,这新任巡抚赵彦和太监崔文升都已经认命了,崔文升早早的来到徐州这边等待,巡抚赵彦则是沿河南下,按照半路传来的消息,这赵彦一天两顿酒少不了,居然又买了三个小妾伺候,一路醉生梦死,估摸着也不想醒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