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7页

想想即将远去的权势,在场的太监们都是悲从心生,恍惚间,好像真的变成了对即将离世的皇帝的哀痛一样。

已经到了父亲的最后时刻,太子常洛的表情却很平静,甚至可以说有些漠然。一般说来,每个太子都会对父亲的离世暗暗抱有一种宽慰之情,但是这位太子甚至表现得更加明显,显然,他对自己父亲的即将逝去没任何悲伤。

大家都注意到了,也都装作没有注意到。这倒也正常的很,万历皇帝不喜欢太子的母亲王氏,碍于母亲的压制和礼法的催逼给了她一个贵妃的封号,但是却常年不闻不问。结果令得王氏身为贵妃,在宫内却过着苦日子,最后竟然连眼睛都瞎了。

不仅仅是对母亲,万历皇帝,同样也不喜欢这个长子,他一直想把太子这个位子,交给他的宠妃郑贵妃的儿子朱常洵来坐,结果闹出了争国本那样的荒唐事。虽然在众臣们的反对之下,纠缠了数十年之后万历皇帝终于放弃了改立太子的想法,但是多年的争执早已经耗尽了万历对大臣们的好感,他宁可幽居深宫中,君臣都不愿相见;也早已经耗尽了儿子对父亲的孺慕之情,太子再也没有一丝对父亲的眷恋和敬爱了。

一位君王手握天下,临走时却没有任何一个人为之悲伤,甚至连陪伴在旁的儿子也只是敷衍着而已,这样的皇帝当起来到底算不算舒心畅快呢?免不了有人在心头闪过一个问题。

这个问题当然不可能得到答案了。

唯一让殿中诸人松一口气的是,虽然从小就历经坎坷,但是太子朱常洛性子十分宽厚,他和几个异母生的兄弟关系都不错,甚至和那位想要篡夺自己太子之位的郑贵妃之子福王朱常洵关系也还算好,这样仁厚的性子真是历代无人能及,怕是只有过去的孝宗皇爷可以比肩了吧。

未来的皇帝有这样仁厚的性子,以后大家的日子会好过些吧,不止一个人这么想。

要说这位太子有什么不好的话,那就只有一点了:他在女人身上下了太多的工夫,所以才会把身子骨弄得这样虚弱。不过这也正常,天家子弟,死在女人肚皮上的不知道有多少。

就在大家想着各种各样的心思的时候,“咯”的一声,从龙床上发出。

本就安静的屋子瞬间就变得更加寂静了,此时就算真有针掉在地上,大家恐怕都能听清。大家情不自禁的向着病床看去,想要再看看天子是否又清醒了。

从御医们的诊断来看,天子想要挺过今晚是不大可能了,不过在之前,天子在神智清醒的时候颁布了遗诏,然后就陷入到神志模糊当中。如果再清醒过来,不知道会不会有什么新的想法,给遗照作出点增减来。

大家都记得很清楚,遗诏上除了一大堆按照传统写上去的废话之外,还写着几条皇帝陛下真正的遗嘱——“……封皇贵妃郑氏为后,罢矿税,召回税监……”。

不过,大家也都知道,这几条都没什么实际意义,虽然大家当时都唯唯诺诺地应了,谁都知道这些不作数。只要万历皇帝一死,新的皇上登基,郑贵妃就什么都不是了,朝臣只会争先恐后的去驳斥她,来表明自己的名声,顺便讨好新的皇上。至于矿税和税监,这次回来,下次有需要的时候再派出去就是了……

这时,太医院院使探头看了看,然后对着众位大佬摇摇头,示意皇上并没有醒过来,大家或失望或淡然,又是重新等待。

躺在病床上的万历皇帝仍旧双目紧闭,已经昏迷了两天的脸上自然看不见什么表情,脸色苍白得像白纸一样,原本肥胖的身躯,也因为重病而被销蚀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