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5页

白马[校对版] 11℃向北 1622 字 2022-10-21

其中由属阎忠、盖勋为最。

可皇甫嵩却留下一封书信,言明此事,众人才悻悻作罢。

“大汉陷入衰世漩涡数十年矣,赖诸公豪杰倾心扶持,方能勉强支撑。何进、阉逆双双败亡之前,关西不少眼光超绝之人,已经看透何进、阉逆非是大汉中兴希望。当时不少人屡屡劝我,外人虽如此言辞,我其实却异常赧然。我这人爱惜羽毛,心性不决,战阵杀伐尚可,却无全权统帅时局之能。类如今日,若是我置于董卓之位,早已承认失败,黯然退去。究其原因,乃是家族世代久传,承蒙汉恩数百年,虽齐桓晋文之事,亦不敢为。杀伐果断,决然行事,我不如董卓甚矣!汉世衰弱已久,虽屡有诸公试图革改时弊,皆无果而终。今日董卓秉持朝政,威权渐比于昔日霍光,不受外戚、宦官拖累。董卓如不能安定雒阳,大汉亦无再存理由。关东纷乱,盖因我起,此时我若再心怀二意,岂非加重内乱,继续消弱大汉元气?”

董卓自然欢喜,皇甫嵩只要没有挥戈相向,自己就有退缩之机,可如果皇甫嵩动兵,那就是万劫不复。

没了皇甫嵩的威胁,董卓雄心壮志,意图剿灭山东错乱,匡扶大汉。

可皇甫嵩虽然是按兵不动,但却不代表河东皇甫岑不会动兵。

就在孟津处。

逊帝被鸠杀的消息传到河东不久,刚刚主持完阳翟与皇甫岑婚礼的阳安长公主再也抑制不住失控的情绪,几乎是策马扬鞭,连夜不停的赶往孟津,皇甫岑的军营。

而皇甫岑从收到逊帝刘辨被杀的消息后,就一直没有睡过,头脑一直都处于昏沉状态,自从华歆走后,身旁没有可以相商之人,沮授被调回河东与卫觊、裴茂驻守河东。连夜赶往长安,配合马超随时准备抢夺潼关。戏志才则是带病赶赴河北,指挥麴义、张飞、关羽一路步兵两路轻骑兵谋划袁绍、韩馥等人失势后如何快速安定河北。程昱则是在华歆提出意见之后便偷偷潜入洛阳,制造流言蜚语。

皇甫岑还不确定,这个时候究竟适不适合发兵。

但皇甫岑清楚,如果不借助凉州、河北两地的兵力,单凭这六千士卒,加之河东后备的几万步卒,恐难在短时间攻破董卓防线,当然皇甫岑最介意的并不是这些,而是被袁绍等人坐收渔人之利。

相比于董卓,袁绍这类士人最不得皇甫岑待见。

而且,皇甫岑最担忧的还不是这些,河东上下虽然可以随时开战,但刚刚赴任的臧洪、刘备、华歆三人究竟有没有到达益州、荆州、扬州这些地方。皇甫岑需要给他们创造足够的空间足够的时间,以便借两方争斗时获取最大的利益。可是皇甫岑同样知道,他这般坐视不理,可能会受到诸多绯议。

关于“六艺学社”,关于山东士人,甚至关于汉室宗亲。

或许会有诸多人绯议自己。

就如同皇甫岑所想,只要拖上一日,流言蜚语对他就没有一分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