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这就南下!”公孙瓒转回身冲着麴义拱拱手,道:“告辞!”
“告辞!”
……
朝廷决议压后,等待公孙瓒南下,再决定一事,迅速传遍了洛阳的每一个角落,似乎每个人都在关心着皇甫岑的生死一般。这不能说是洛阳百姓太过关心皇甫岑的生死,而是因为皇甫岑确确实实关乎着大汉百姓,影响着大汉。
皇甫岑初任属国都尉,便在昌黎城立不势伟业,已经功成名就,成为大汉的代名词。
当初的影响也不过在辽东而已。
而后,皇甫岑怒杀公綦稠,八百壮士齐卸甲,事后初任河东,造福一方。就更显得皇甫岑文治武功,德才兼备!
而后的影响,一下子串联到北地的每一个角落。
之后,大汉风起云涌,天色渐变,各地叛乱蜂拥而起。
是皇甫岑一手剿灭了“蛾贼之乱”;是皇甫岑一手镇压了“匈奴之乱”,连带着收拾了中部鲜卑;也是皇甫岑敢冒天下之大不韪,独闯辽东,令“义”字犹存汉人心间。使汉人不曾忘记,他们安身立命的根本,便是“雄炯气昂昂,慷慨赴国难!”。
有了,皇甫岑,整个大汉的气概便不一样。
皇甫岑如今下狱,什么原因不谈,但是洛阳百姓却没有谁愿意看到这一幕。
一个保家卫国,为大汉出生入死的将军就这么陨落,整个大汉却再也看不见,皇甫岑的身影,这是何其的无辜,何其的恼人怒!
聚集在洛阳的豪杰义士,一瞬之间便多了起来。
夏育、尹端的队伍人数不多,几百之重,并未把湟中义从全部带来,但这几百人却已经是湟中义从中能挡万军的精锐!他们刚刚走到孟津,便听到了冀州刺史王芬意图谋反,皇甫岑踉跄下狱的消息。他们知道天子一定会回洛阳再做决定,随即带着身旁的部曲,就势回到了洛阳,偷偷地找了两个院落,住了下来。
白天的时候,查探洛阳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