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页

白马[校对版] 11℃向北 1026 字 2022-10-21

“呃。”长袍人同崔巨业同时一怔,不明所以的看向男子。

却只见那个男子邪邪地一笑,对着面前的崔巨业说道:“事情办得不错,今夜务必要让皇甫岑动怒。”

“是。”崔巨业脸上扬起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看着面前两人点点头离去。

“为什么?”

“不为什么。”男子虽然敬重面前的长袍人却不理会他,心中暗暗盘算着,不激怒皇甫岑,又怎能拿回那几封信笺呢?不借着拿回信笺,又怎能轻松的击杀皇甫岑呢?

正厅。

此时正厅之内,已经是一片欢声笑语,觥筹交错,推杯换盏中,几个熟人相互叙着旧,并不谈及党锢之事。

“伯喈兄,你的熹平石经真的著完了吗?”何休率先挑起话头,虽然是对着蔡伯邕说着,但是眼神却寓意明显的看向对面坐着的郑玄。何休是位今经文的大儒,每次看到郑玄的时候总是忍不住要挑起话头。

当然郑玄本人不是一个古板的古经文学者,只不过他同卢植师从与马融,马融本人又被认为是汉末古经学大家,故此很多人都以为郑玄是古经文的支持者。

就连何休也是这样认为的。

事实上,皇甫岑却是很清楚郑玄的为人,而郑玄虽然求学与马融,可是他本人却并不受马融重视,而且很多思想同马融也不太相同。郑玄是一个集合今文学和古文学的集大成者,当然很大的一部分是因为当时造纸术的出现,让郑玄有机会博览群书,取百家之长,把经学带入一个小一统的时代,让多年争执的今古经文之争告一段落。

这样的一个人对上面前这个拥有锁眉之相的何休,当真是苦了他。

卢植冲着郑玄无奈的摇摇头,笑而不语。

在场的众位大儒都知道何休同郑玄这些年的争执,都各自频频看着两人,眼角眉梢中透露着一股玩味。

“邵公,怎么你觉得熹平石经上有错吗?”蔡伯邕可没有几人淡定诙谐的神情,提及熹平石经,一脸的阴线,满脸严肃的盯着面前的何休问道。

“蔡伯邕?熹平石经?”皇甫岑猛地一拍自己的脑门,这才恍然大悟,蔡伯邕不就是蔡邕吗,蔡文姬的父亲,大汉名儒吗?自己怎么能把他忘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