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大唐拥有完全的空中优势,轰炸机直接扔下重磅炸弹,更不要提大唐的炮兵的威力也不容小觑,俄军凭借旧有观念设置的这些工事,根本在唐军的攻击之下坚持不了多久。
至于那些河流,俄军根本不清楚唐军还有所谓机械化桥这种东西的存在,更何况这里地近波罗的海,大唐炮艇拖着一些浮桥分段就能抵达,所以俄军在没有制空权和火力优势的情况下,根本不可能依靠永固工事和河流拦住大唐机械化步兵的脚步。
唐军的推进速度十分惊人,从纳尔瓦进发,不到一昼夜的时间已经兵临圣彼得堡城下。俄军在期间还组织了几次反抗,都被唐军击破了。俄军的防线被唐军的装甲兵轻易撕开,突破之后唐军从容将俄军一部部吃掉。
不过唐军抵达圣彼得堡之后,并没有对圣彼得堡贸然发动攻势。只是布置好炮兵,开始向圣彼得堡炮击,强度倒是不大,攻心为上。
另一方面,大唐从中亚出兵,由东向西发力。大唐统一华夏之后,西北是主动依附的,唐军也很快驻军过去,并稳定了当地局势。同很多边远地区一样,大唐也着力于进行经济开发项目。
在这一时期内,俄罗斯曾不断地对中亚的哈萨克汗国滋扰,并且吞并了不少部落。哈萨克汗国分为大中小玉兹三部分,在准噶尔汗国灭亡之后,曾经依附清帝国。遭到俄罗斯威胁后,哈萨克汗国纷纷选择请求大唐进行庇护,当然也有一些比较迟疑的。毕竟大唐采用的是比较直接的管理模式,西北地区直接建立政府进行治理,当地人没办法维持就有的模式管理了。
这次俄罗斯自己找死,白南直接电令西北地区驻军挥师西进,唐军从天山北麓出击,经巴尔喀什湖,受到了当地牧民的欢迎,在一周后唐军第一次与在此滋扰哈萨克人的俄军交战。俄军的兵力相当有限,实际上只有数百人,而唐军一次性动用三个师出战,吓得俄军在草草抵抗一番之后就投降了。
在中亚方面俄军受限于后勤能力,与唐军的差别是非常大的。虽然大唐在此地也缺少铁路和公路之类的后勤保障条件,但是大唐在天山放牧了数万匹战马。相当一部分是从北美弄过来的良种。当然机械化部队也有参战,尽量选择容易行走的路线,并且步步为营,建立营地后继续推进。
俄军在这个方向根本没有什么可靠兵力,对付哈萨克人可能用上几百几千人就够了,这里主要作战的是盗匪一样的哥萨克。哥萨克见了唐人根本不敢过来找麻烦,唐军一股就是他们的几十倍,而且唐军还有大量的军机助战,哥萨克屡屡被天空中俯冲下来的战机用机枪扫射,损失惨重。
唐军就这样一路推进,直到一万多人包围了乌拉尔山以东俄罗斯最大的城市——叶卡捷琳堡。
虽然说是最大,但是这其实就是一座小城镇,外加一些根本起不了什么作用的堡垒。唐军仍旧是用空军将堡垒炸平,陆军一拥而上将其占领。
到了这个节点,欧洲人愕然发现,俄罗斯根本没有什么条件跟大唐玩硬脖子的游戏。莫斯科被炸得一片火海,圣彼得堡危在旦夕,开拓几个世纪的西伯利亚居然已经完全落入唐人的手中,俄罗斯这次出兵伊斯坦布尔,到底占了便宜还是吃了亏,恐怕也只有他们自己知道了。
第877章 德国斡旋
大唐反手一击,终于打在了沙俄的软肋上。虽然这次大唐没有策动起任何的附庸军,但是仅凭规模不算很大的唐军,就已经让沙俄陷入了窘境之中。比起西欧国家,沙俄确实拥有更广阔的国境,并意味着拥有着更大的战略纵深。可同样,在仍旧不够发达的今天,沙俄人口不过三四千万的样子,根本没有能力经营这么广阔的国土。如乌拉尔山以东的西伯利亚,除了叶卡捷琳堡这样的地方,其他的基本上就是类似于贸易点和堡垒,也没有形成什么稳定的小城镇。占据这些地区数量最大的还是鞑靼民族。
大唐从中亚进击,辗转两千多公里打到叶卡捷琳堡,同样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说起来,还多少有一点孤军深入的意思,不过大唐组织了大量的边民和中亚民众,用牲畜为唐军运送补给。而且唐军在前线建立的临时前线机场,也能够起降大唐空军的运输机,从中原地区起飞的运输机,经停一次天山附近的机场进行加油,然后直接运送到前线去。大唐空军空运战争物资的成本,实际还比用边民赶着毛驴去送,更为省钱一点。于是大唐空军调集了近400架运-3和运-4运输机,每一个架次能够运送平均3吨的各种物资。很快就在前线为作战部队提供了充足的物资。
大唐直接以大规模空军支撑这种长途奔袭作战的能力,完全刷新了俄罗斯和一众欧洲国家的认识。数万唐军在远离自己国土的不毛之地上作战,不偷不抢不征粮,居然吃得饱穿得暖,甚至还有充足的副食品和被视为是奢侈品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