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9页

拳匪们对陆战队的士兵发起了猛烈的攻势,希望遏制住他们前往城门的脚步,但是陆战队的行动也是格外坚决,双方打得很激烈。不过陆战队毕竟占装备上的优势,战术上也极为有章法。为了应对可能在京城中的巷战,陆战队驻防营的士兵训练很多都是以此为核心展开的。他们灵活地通过迂回到敌人的侧方和后方,占据建筑物的屋顶和高处,通过交叉火力和打埋伏之类的方法,使得拳匪们根本无力阻挡他们的前进。

再加上陆战队还拥有空中的支援,几架强击机冲下来,机枪扫几个来回,就能够冲散拳匪,陆战队再冲上去收割,就可以结束战斗。

不过不得不说,这场交锋中拳匪们的作战意志还是很顽强的。即便他们甚至很多都没有枪械,使用大刀片子和长矛,可是他们仍会以肉身冲向唐军士兵。在局促的巷战场景中,很多义和团拳匪甚至跟陆战队士兵展开了激烈的肉搏,凶狠如同野兽。不过,陆战队驻防营也给憋的一肚子火,士兵们本来在体格、格斗技巧上就优于拳匪们,战斗意志也完全不输,所以拳匪们即便可以用英勇来形容,但是却无法撼动陆战队分毫。

不久,陆战队击溃了拳匪,成功打开了东直门,城外的大股唐军毫不客气地开入城内。数量上唐军占据上风,他们还拥有各种各样的装甲车辆,义和团还在反抗,可是终究不能改变任何结局。

第788章 拳乱(十四)

唐军上万大军在京师对义和团拳匪的余孽进行了彻底的清剿。义和团虽然具备一定的组织性,但是跟真正严密的军事组织还是不同的。单一某个拳团的指挥和行动尚且好说,但到了总坛所辖数十上百的拳团,去统领这么多建制,并且安排不同任务,甚至设置中层的指挥人员,都是极高难度的事情。

一个拳团中,大师兄管着上百号兄弟,可是有些拳团没有基层什伍一类的划分,所以很难面面俱到统领百人规模的拳团。而总坛指派的指挥数个拳团的大师兄,可能是某个受信任的拳团大师兄,其他拳团可能就不服气,根本不听号令甚至内讧。

这样的组织结构,在进攻的时候不会有效果,在遭遇到极大困境的时候更是容易崩溃。此时京师之内,各个拳团早就被唐军打散,拳匪们只顾着各自逃命,也聚集不起有效的力量进行反击或者撤退。

更惨的是,义和团在入京之后没做什么人事,为害京师百姓。少数留在京师的百姓对于义和团多是不喜,甚至还咬牙切齿,这时候没有人会暴毙这些暴民,甚至有些京师百姓还一顿板子把那些企图藏在他们家中的拳匪给赶出去,也有直接擒了人等唐军来领的。

一直到第二天,京师内的乱象大致平息了,街面上也安定了起来。唐军士兵开始上街巡逻,有些大胆的百姓已经敢出街做一些小生意了。

作为一个大帝国的首都,这时候的京师居然失去了一切的政治只能。兴许有些小的官吏还在,但是管事儿的那些全都跑了一个空。

时隔二十年,唐军再度开入紫禁城,常斌让人在台阶上铺了承重的木板,然后让汽车开进了紫禁城。常斌望着这雄伟瑰丽的宫殿群笑道:“行了,这次咱们就赖在这里不走了,以后这里不叫皇宫了,就改名故宫了,做旅游景点,顺便开个博物院。”

参谋的马屁再次拍到,说常司令果然高瞻远瞩,常斌就是笑笑,这都是以前那个位面的举措。当然他也就是说说,之后会有人真正来处理这些事情的。军方现在的任务就是快速平定局势,并且接管全国的政权。

唐军接下来在华北展开了对拳匪的彻底清扫,各村各店举报拳匪有奖。加之朴实的乡民们多看不惯这些拳匪,因为这个位面中义和团运动的逻辑在很多普通乡民来看是有问题的。另一位面中,义和团诞生的直接矛盾冲突来源是本土力量跟教民的冲突。教民们不仅违背了传统,更主要的是他们依仗着洋人欺压当地百姓,特别是占据了大量良田,双方冲突不断。

而本位面中,唐人虽然是洋人,一样地从外面打进来的。但甭管发型和衣着如何,根底上唐人跟清人是没有两样的,而且大部分唐人都是前些年出洋的。唐人没有抢夺过乡民的土地,没有收过他们的税,甚至还有很多通商修路的好处福惠各地。确实大唐的粮食输入挤压了本土乡民的种粮收入,但是很多朴实百姓的逻辑不会转移到这上面。毕竟粮价有高有低,丰年低灾年涨,各地调粮也频繁,所以赖不到唐人的身上。而且近年来,除了地里刨食,跟着唐人做工也成了一项重要的营生。有统计表明,清国在二十年间工业化其实取得了一定进展,清国实际已经有百分之二点几的工业人口,从事工业生产。加上从事商业的人口,其实古老的农业国正在发生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