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时06分,皇家海军抵抗号战列舰舰长甘比尔宣布弃舰逃生,不久后这艘英国人的骄傲完全沉入了海面之下。在抵抗号沉没之后,法国舰队赶到,投入对英国舰队的打击中。
3时10分,荷兰海军代尔夫特号巡洋舰被击沉。同时,皇家海军布雷克号巡洋舰和奥丁号护卫舰被击沉。
3时15分,皇家海军复仇号战列舰的舰桥发生爆炸,豪将军重伤昏迷,登上复仇号的甘比尔上校接过舰队的指挥权,同时宣布举白旗,向大唐海军投降。
直到入夜之后,这场海战才纷纷乱乱地划下句点。皇家海军的主力舰抵抗号完全沉没,旗舰复仇号伤损严重,最终大唐海军也没有拖走她,复仇号在当天晚些时候彻底沉没。除了在之前因为被袭击而导致退出战斗序列的勇士号,英国皇家海军六艘最重要的战列舰损失了两艘。
大唐海军还击沉了英国人的五艘巡洋舰和五艘护卫舰,荷兰海军也在战斗中损失掉了两艘巡洋舰。之后又有一艘英国巡洋舰和一艘荷兰护卫舰因为损伤太重而最终被放弃。17艘英荷战舰参加了这场英吉利海峡大海战,最终仅3艘战舰得以幸免,分别是1艘英国巡洋舰、1艘护卫舰,以及1艘荷兰护卫舰。即便存活下来了,他们也大都损伤严重。
英国皇家海军经过十多年生聚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家底,在这场海战中,虽然只是损失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但仍旧是遭到了重创。更重要的是,他们刚刚积攒起来的与大唐争雄的一点雄心,也被打得七零八落。
在消息传回伦敦之后,整个伦敦都陷入了一片颓丧和消沉中。由于战争的失败,导致了商业的萧条。而且伦敦还流传着可怕的谣言,说大唐海军即将杀入泰晤士河,炮轰伦敦。攻克荷兰之后,唐人和法国人将会登陆不列颠岛。乔治三世不得不进行紧急动员,号召所有英格兰人保卫他们的国家,同时在荷兰还没有完全陷落的情况下,乔治三世和一大批议员向首相小威廉皮特施压,要求他跟大唐进行议和。
这场海战的失败也最终导致了小威廉皮特的下台,辉格党的波特兰公爵二度担任首相。而他也确实回应了众多英国政客和王室的意愿,立即向唐人和法国人抛出了橄榄枝,希望与唐法德联盟停战。
法国有着强烈的意愿跟英国停战,而大唐也希望把目光转回欧洲大陆。于是,在不算苛刻的条件下,唐军和法军放英国留在荷兰的部队返回英国,双方释放俘虏,英国放弃对荷兰的支持,双方最终达成和平协定。
第687章 占领荷兰
荷兰被英国人无情抛弃,不过其执政威廉五世还是设法虽英国军队返回了英国,这也是和约中的一项条件,虽然荷兰爱国者一党对此十分不满,但是在整个谈判中,这些荷兰流亡人士是没有什么发言权的。
唐军在英吉利海战后第四天,成功在海牙登陆,占领了这座城市,随后法德比联军也从南部进入,在荷兰执政都逃亡了的情况下,荷兰军队放下武器向唐军投降。
法军和德军在其后都很快撤出了荷兰,把荷兰完全留给了一万四千名唐军士兵。法国正准备发起意大利战役,而比利牛斯军团在与西班牙人的交锋中也没有占什么便宜。荷兰人原本是希望借助法国的力量去牵制大唐的政治影响力的,但是法国也受大唐的掣肘,所以根本指望不上。
荷兰国革在荷兰的实力完全不够看,所以大唐也放弃在荷兰建立一个完全国革国家的想法,主要还是跟爱国者党进行合作。当然这种合作的地位绝对不可能是平等的,基本上还是唐人怎么说,荷兰人怎么做。
首先,尼德兰联省共和国这个国号被正式废除,新的尼德兰共和国,在政治体系上联省共和国的那一套也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单一制,也就是中央机构高于地方政治机构。在此之前,荷兰的体制是这样的,譬如说外交上需要签订签订一项关系重大的条约:联省共和国的首脑无法单独决定,共和国议会会对条约内容进行讨论,到这里还不会被通过,因为共和国是由各个自治的省组成的,所以必须拿到每个省的省议会去讨论批准,而每个省里都有一些自治的城市,所以,条约得先通过各自治城市的议会批准。然后,批准或不批准的决定,再顺原路返回给省议会—联省共和国议会和首脑。这样一圈绕下来,不仅繁琐费力,而且很容易造成拖延推诿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