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页

这是墨西哥发展的纲领性的宗旨,也是不会明白地落在纸面上的东西,但却会是未来所有的大唐领导人贯彻下去的一个政策。其实不用尼加拉瓜省长提出,大唐也会因为一条运河的原因,提前把尼加拉瓜放到更重要的位置上,并且给予诸多的政策倾斜,移民增多自然会是其中一项。

依托这一条运河,大唐计划在尼加拉瓜省打造物流集散和货运的基地,并且增强其商业和服务业的存在。这势必需要更多的人口,而且是具有比较高劳动技能的人口,当地的原住民是很难短期内胜任的。

大唐领土太过广袤,经营需要足够人口,而大唐逐渐在增大移民输入量,这自然造成了清国大量的人口外流。一开始清国国内比较严重的流民问题,居然在极短期时间内就被大唐用移民的方法解决了,地方上许多矛盾也被化解了,而且原本那场造成数百万人口损失的川楚教乱也没有爆发。移民反而使得地方上安靖,这也让嘉庆十分满意。但是大唐对于人口的胃口越来越大,每年都是上百万的人口移入量,使得在京城事变,大唐变相半控制清国后,从清国“掠夺”走了一千多万人口,此时清国总人口才两亿多不到三亿。一下子抽走了这么大量的人口,虽然短期内解决了一些人地矛盾的问题,但是在一些地区由于大量移民受到唐人宣传煽动而离开家乡,寻找更好的生活,已经出现了大片土地被抛荒的现象。甚至在嘉庆踌躇满志准备增强清军的时候,征兵时却听到地方反馈,由于人口锐减,所以很难征到士兵,一些被征召的士兵,立即去找大唐移民局办了移民就逃掉了兵役,让清军的征募工作变得十分困难。

第588章 移民之议(中)

卡车发动机的响动轰隆轰隆的,让聚集在卡车周围携家带口的村人们有些畏惧。也许在清国很多地方,人们已经对这些不需要畜力就能够飞快行驶的车辆不那么陌生,乃至习以为常了,但是在这乡下地方,很多人根本就不曾见过这样的玩意。

这条公路还是最近几年才修起来的,从海边的青岛一路修到了济南府。平坦的柏油路固然使当地人的出行变得更简单一些了,但是实际上真正主导这条公路修建的还是唐人。在大唐的势力全面进入清国之后,唐人对于清国各地沿路设置的关卡深恶痛绝,另外还十分不满的就是道路条件。即便是比较好的官道,在唐人看来也是差劲到不行的。

大唐对于清国内部的交通情况十分在意,原因有海运而来的大唐商货,不可能仅在沿海地区贩售,慢慢地大唐也开始向更内陆的地区出售商货。而且还有一些专门经营运输的唐资公司,或者本地商人经营的运输。汽车运输逐渐变得时兴起来,比起普通的畜力车,货车的运输吨位大,速度快,加之大唐在库页岛和婆罗洲的油田相继开采,油料运输到大清来,加油也变得没有那么困难了,所以更多的人选择使用汽车来运送各种货物。

同样不能忽略的重要一点,大唐要从内陆地区吸收移民,运送到港口,然后上船前往北美的本土,这也需要更好的交通来提高运输效率。

此时的场景正是移民们准备离开家乡的一幕。这里是山东青州府,移民们将从这里坐车来到青岛港,近年来被唐人投资开发的山东的一座新兴港口,也是一座大唐没有完整管辖权,但却有着充分影响力的港口城市。

长久以来,大唐的移民政策都是由清国的地方政府配合的,嘉庆新政之后,清国地方政府也迎来了大规模的现代化,十余年之后现在也基本有了一些近代行政的特征,不过也保留了大量的封建残留。

小官梁春兴穿着一身不明不清的官服,脑袋后面拖拉着一条油光锃亮的大辫子。看到大唐移民局的官员王昀满脸带笑地迎上去。

“王大人,许久不见了,可好可好啊。”

王昀也比较熟络样子地拱拱手,道:“托梁大人的福,一切顺利。”

两人稍微寒暄,梁春兴说到正事,道:“王大人在大唐移民局中当差,也应该是清楚,今上对于我大清人口外流一事已经越发重视,朝中御史建言者甚多,民间也多有反对声浪,只是皇上仍有些犹疑,迟迟不能拿定主意,所以这才一切照旧。不过,朝廷虽然没有明确旨意下来,但是省府那里却传了话,要咱们地方上要小心行事,尽量将移民的口子收起来。咱们山东,已经连续多年排行移民输出第二了,仅次于广东一省。去年便有二十多万鲁人出洋,这长年累月下去,影响不可谓不深远啊。这最早出去那一批,功成名就的不少,大多数也过得极为富足,这两年回乡祭祖的摆的排场都吓人。这更是刺激了好一批鲁人啊,以前那些出洋的移民混得什么样,乡里乡亲都知道,出去几年一下子就发达了,任谁都眼红啊。早些年还都是没地的、逃债的出洋,这两年就算是家里有上个十亩田,过得尚算可以的都红了眼,卖了家中土地,带着一家老小出洋去了。这山东地价在乾隆年间涨了可是不老少,这两年一年比一年低,以前买一亩田的价,现在可以买三亩田还多。这些年佃户几乎在山东都要绝了啊,这主家要是条件给不好,扭脸就收拾行李上船走了,主家连哭都没地方哭去。现在有田的不是大爷,给种田的才是大爷,租子不仅降得低了,有些主家还提着肉上门去讨好佃户们。嘿,就是这样也没啥用啊。怎么说,大唐这富甲天下,是人尽皆知的了。”

梁春兴半感慨半拉呱(山东话聊天的意思)地与王昀说着,世事变迁,在这十年间变得最快,很多人都有些不适应了。原本很多安分的老百姓,都铁了心要出洋移民,这也是地方上遏制不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