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8页

最早在西婆罗洲的坤甸苏丹,原本在华人跟前还吆五喝六,感觉非常有地位,可是唐人来了之后,直接被唐人给消灭了,所以现在西婆罗洲地区是没有任何一个苏丹的。胡发奎在任总督时期,对于婆罗洲海外领的绿教势力是极为打压的,不仅限制清真寺的存在,甚至还故意地挑起了几次对马来人的冲突。多次的流血冲突至少造成了数百马来人被杀,更多的马来人则被驱逐。以至于现在在西婆罗洲绿教几乎已经失去了存在感。而当地的达雅克人等土著,由于跟华人交流频繁,并附庸于海外领,开始大量接受华人的习俗。比如过中华传统节日,甚至跟华人一起拜土地公或者妈祖。

在之前,胡发奎已经不断地带领婆罗洲华人向外开拓,华人不仅控制着西婆罗洲,而且还向北扩展到了沙捞越地区,在卢帕河西岸,华人陆续建立起来了多个村落。当地最大的族群为加央族,跟达雅克人一样,他们也是猎头民族。不过加央人跟华人并没有特别多的冲突,华人的主要冲突集中在马来人身上。马来人跟华人一样,严格来说都是移民民族,而且他们是绿教徒,跟华人更是矛盾比较大。

但由于华人建立的村落大都有民兵,胡发奎下发了大量的纸壳弹火枪,平均每十个华人里就有一支火枪,而且还专门训练了民兵结营垒而抗敌。再加上每个华人的聚居点都有无线电通讯,一方受攻击,立即便有其他地方的人赶来支援。马来人曾经多次组织对华人村落的攻击,但是华人们团结起来,反而给了马来人极大的损伤。

去年胡发奎领兵前往广东的时候,在文莱苏丹的支持下,沙捞越的马来人拿督组织了一支数百人的军队,攻打了华人建立的城镇古晋。虽然由于卫戍军全部出征广东,不过当地的民兵还是相当给力的。像是古晋这样居民超过千人的城镇,不仅有用上百名能够作战的民兵,而且还拥有两挺重机枪。民兵们将重机枪架起,凭借着修筑起来的营垒和碉楼,对马来人进行了痛击,三百多名马来人死在了这场战斗中,马来人拿督最后惊惧不已,带兵远走。

也正是这场战斗之后,胡发奎向白南提出请求,派兵婆罗洲,剿灭婆罗洲对华人不友好的马来人势力。白南从善如流,立即便调派德意志兵团前往婆罗洲作战。白南手上的唐军正规军数量虽然数万,但是散布在整个清国也是看不见影了,加上本身还有部队轮替的问题,所以他也只能调遣德意志兵团作战了。

趁着这个机会,白南也想考验一下德意志兵团的作战能力。虽然出身于中欧的德意志人不会特别适应热带的气候,不过大唐的后勤也是非常给力的,至少他们会有足够的疫苗和风油精。德意志兵团从打造之初,就是希望能够为唐军在最艰难的环境中作战,同时对付一些比较落后的殖民地敌人。所以这个场合最适合他们出战了。

整个德意志第一旅出征,光士兵就是五千余人。为了为他们提供保障,唐军拿出了刚刚到手的三艘岛礁级运输舰,赤瓜号、美济号和华阳号。其中赤瓜号运载了第一旅的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后两艘船则专门运载士兵。除了三艘万吨以上的运输舰之外,还有两艘三千吨的小型运输船跟随。

可以说,这次德意志第一旅的出战,也是考验杜鹃计划后唐军远程兵力投送的能力。唐人的工业实力已经比刚穿越的时候有了显著提升,上半年的时间内,就陆续有六艘岛礁级下水交付,加上前两艘已经交付的,大唐制造万吨轮的能力已经得到了验证。其中一半是被军方留用,其余则用于运货和移民。而海洋级的三千吨运输船上半年开工了10艘之多,这还是在西海岸船厂承建巡洋舰和其他船舶之外的建造水平。

第366章 婆罗洲战争(中)

李岱宗率领的德意志外籍兵团,拥有一艘巡洋舰和一艘护卫舰的护航,对于海军来说,他们已经很久没有打过一场真正的海战,就算是木质帆船的敌人都不见了。所以海军这些日子的主要工作,是给陆军的运输舰护航,是给殖民船和货轮护航,给陆军做海岸火炮的支援。

文莱苏丹国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国人熟知的渤泥国,跟中国还素有渊源。永乐六年(1408年)八月二十日,国王麻那惹加那乃于明永乐六年(1408)年携王后、王子一行150多人,泛海来访,受到明成祖的盛情款待。渤泥国王在南京游览月余,终因不幸染病,虽经御医精心调冶,终因病情过重,病逝于南京。明成祖朱棣遵照渤泥国王遗愿,以礼葬王侯的仪式,将渤泥国王葬于南京城南石子岗,并以西南夷人身份入籍中国坟户,世代为之守墓,并为陵墓建词立碑。

事实上,这名渤泥国王并不是真正的国王,他实际上是一个元末明初逃到婆罗洲避难的华人,名叫黄森屏。黄森屏在勃泥团结华人,创造的自己的势力,并跟当地的绿教势力通婚,渤泥国苏丹马合谟沙因勃泥受到苏禄王国的袭扰,向黄森屏率领的华人力量求援。马合谟沙把女儿嫁给了黄森屏,黄森屏把妹妹嫁给马合谟沙,苏丹赠与黄森屏“麻那惹加那”的称号,按中国人的理解也就是一字并肩王。最终联合起来的他们,击败了苏禄人,挽救了勃泥。

在马合谟沙死后,黄森屏又称为监国摄政,经过政争之后地位更加稳固。晚年时黄森屏返回大明,并最终葬在了南京,其子也受封渤泥国王。同样的事情并不罕见,明初对日本的敕封,真正受封为国王的也是幕府将军,而不是天皇。黄家在文莱繁衍数代,经久不衰,不过最终还是回教化、马来化,慢慢融入到了本地人里,不复华人样貌。

另一个位面中,文莱苏丹国一直存续下去,虽然在19世纪沦为英国的保护国,不过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文莱苏丹王室最终还是取得了国家的控制权,并通过石油变成了世界上最富裕的家族之一。

李岱宗对于这些掌故一清二楚,不过就算是文莱跟中国再有渊源,现在他也是名正言顺地要去攻破这个国家。当然,即便名不正言不顺,大唐对于婆罗洲是志在必得的。在殖民时代,只要占据了一个地区的首要城市,消灭了具有行政力的政权,就可以对整个地区宣称主权。而且殖民很多时候都懒得找一个借口,是彻彻底底的弱肉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