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4页

小刘点头,又问:“那咱们的行动呢?”

谢金武道:“咱们的行动计划不变,常青派人去宣化镇、内蒙古求援了,咱们就更应该拿下古北口关,确保京城的防卫工作了。”

那老汉突然插口道:“我瞧你们也不过是几百号人,古北口那边可是有四五千清军呢,还有关城守着,你们怎么打得过?”

谢金武笑道:“打不得打得过,还要尝试了才知道。”

老汉觉得这些人的脑子都坏了,居然抢着去要送死。谢金武又交代了他一番,并没有为难这老汉,让他赶着羊自去了,临走还送他了两块银元和一些吃的,老汉倒也千恩万谢,说不会去告密的。

谢金武是大唐陆军第二旅神威团的团长,民国众,跟琚国冲一样,也是前kt的军官,不过跟猛虎团琚国冲这个出身黄埔军校的中央系不同,他是地方派系,毕业于龙云的云南陆军讲武堂。这次他带领神威团两个半营的兵力,深入军都山,目标就是攻下古北口。

第262章 南天门

神武团由南向北,选择的这段路线并不算多么艰难。这一带山势虽然欺负,但总体海拔并不算太高,潮河由此经过,河谷地带相对平坦一些。不过即便如此,唐军经过实地调查之后,还是研判无法经过机械化部队,所以神武团有史以来第一次进行了“骡马化”。

京营八旗和绿营驯养了大量用于驼载的牲口,之前攻破骁骑营,唐军还俘获了大量的战马,蒙古马耐力不错,当做挽马也不是不可以。七百多名神武团的士兵除了携带着个人的装备,如迫击炮等稍重型的装备都由骡马运输。

古北口关堪称中国长城防御体系中最完整的关口之一,这里由北齐长城和明长城一并组成。西面是卧虎山长城,东面是蟠龙山长城,山势险峻,崖壁陡立,两山紧锁潮河。长达40多公里的长城线上,有敌楼烽火台172座,烟墩14座,建立了16个关口;3个水关长城;6个关城;以及三个瓮城;还有许多卫、所、堡分布在外围。

作为主关口的古北口城关,仅容一车一骑通过,被成为“铁门关”,潮河上还有一道水关,称作“水门关”。明代诗人唐顺之诗曰:“诸城皆在山之坳,此城冠山为鸟巢。到此令人思猛士,天高万里鸣弓绡。”

以城墙方位的复杂、地形险峻、布防的奇特这些特点来看,古北口长城可以说体现了中国古代城防体系的精华。

历史上最知名发生在这里的战斗,反而是二十世纪的“长城抗战”,时十七军爱国将士在古北口与日寇爆发了激烈的战斗,用大刀片子和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和人民,最终古北口抗战的失败使得长城抗战宣告失败,南京国民政府被迫与日本人签订了《塘沽协定》,彻底将热河、东北拱手让人。

而当年谢金武就是十七军第二十五师关麟征将军麾下的一名年轻军官,三三年他率领部众在古北口曾经血战三日,至今身上还有日本人用刺刀戳出来的伤疤。今时今日,谢金武带领神武团再临古北口,如旧地重游,一时感慨万分。

“当年二十五师的装备连今天咱们神武团的装备都比不上,别说迫击炮了,就算是汉阳造、中正式,都分不到一人一支,兄弟们都是挥着大刀片子跟小鬼子干的啊。”谢金武一手摸着武装带上的手枪,一边感叹着。

军务参谋刘志雨道:“咱们那个时候,国家乱的不成样子,哪有现在的大唐共和国安定祥和,那会儿连个正经的工厂都没多少,军阀和政客们对这些事情也不上心,唉,想一想这民国亡得是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