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页

对于大唐这种富足的生活方式,他是由衷满足的。虽然报社里条条框框很多,不过踏实下来搞些文字工作他也不觉得劳累,而且报酬可观,郑堂山现在基本每日有肉,想买酒喝就买酒喝,宿舍里宽敞明亮,晚上还有电灯,能找到的书籍很多。郑堂山觉得这日子恐怕就是清国一些大官富商也过不得。

尽管郑堂山满足于自己的现在,可是他仍旧认自己是清人。他也觉得大唐卖货物到清国去,能够方便清人生活,还能创造些就业和利润什么的,乾隆皇帝贸然中断,无疑是昏聩的。可是为什么就这么一点事儿,他平素还算和善的同僚们,居然众口一词,要发兵去教训清国?

“堂山啊,你怎么回事啊?”主编和蔼地问。

郑堂山还是很习惯地拱了拱手,道:“主编,卑职觉得大家还有些不冷静吧,大清毕竟是宇内第一大国,大唐虽然富庶,但是对抗大清,无异以卵击石。”

与郑堂山颇为亲熟的一个记者朱嘉义拍了他肩膀一下,道:“我说堂山啊,你刚来咱们大唐,生活还不满一年,见得东西也没多少。没错,清国虽然是大,国土面积一千多万平方公里,人口三万万,但是从国家结构和国力上来说,都不行了。我们大唐军队拥有更强的武器,更严格系统的训练,更精妙的战术,就算乾隆集合百万军队,我们也是不怕的,而且这种事情是上面人操心的,你何必担心。”

主编也宽慰他道:“我知道你可能在感情上有些过不去这个坎,没关系,慢慢你就知道了,满清是一个腐朽的国家,作为异族的满人正在让我们的故乡陈腐衰败,只有我们大唐才掌握着让我们这个民族兴旺发达的关键。你看吧,这次的战争,可不是单纯的一次惩戒和愤怒的表达,它将会是一次启蒙,一次剧变,之后的中国,都将从这次剧变中获得新生,我们这一代人很幸运,可以见证这一切。”

郑堂山并不理解,他一向觉得唐人很睿智,可是他自己看起来必败的一个战争,唐人却都充满了信心。

主编笑道:“这样吧,如果你有胆量,我推荐你做这一次的随军记者,你和小朱一起跟着我们的部队到东亚去,你去走走看看,说不定会了解更多。”

第216章 舆情(中)

晚间时分,刘征泰约了张锦等老哥们一起吃饭,本为了简单的聊天打屁,谁知道一份《大唐日报》的加刊把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吸引了过去。

餐桌上,已经上了七八菜,服务员也已经把水酒斟满,结果一群二三十岁的年轻男人们,每个人捧着一份报纸,看个没完。服务员是越南妹子,刚能将汉语说利索,汉字还不认识几个,她只知道,能让这些老爷们如此上心的,肯定是大事。

年纪最大的张锦看完一个豆腐块大的报道,揉了揉眼睛,看到一桌子人都看报呢,他不由打趣道:“这局面不由让我想起从前了,大伙吃个饭都拿着手机玩,好一会儿才开始吃。”

大家听了这话,不觉莞尔,刘征泰更警惕一些,他对那越南妹子服务员道:“不用你在这里帮忙了,谢谢。”

毕竟桌上都是穿越众,难免会聊一些更私密的话题,而这么多年来,一些事情不能当着外人说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事情了。

眼镜儿道:“没必要太紧张,这个服务员小妹估计连汉语都不怎么熟悉。”

刘征泰则道:“小心无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