甚至于南美、非洲、亚洲的一些殖民地,白南都可以利用外籍兵团进行作战,毕竟这是整编制的一个旅,人数达五千人之众,对付寻常欧洲列强国家不太够,但是推翻一个落后小国不成问题。
而且不管怎么说,十八十九世纪是欧洲的时代,欧洲事务一定程度上决定了整个世界的发展和走向,外籍军团实际上也是白南用来干涉欧洲事务的。欧洲正在经历一个短暂的相对和平期,不过冲突仍旧存在,如果一场欧洲大战爆发,直接从巴哈马调兵进行干涉,也比较快速。
还有一个不可不说意义,那就是大唐虽然一手把美国给拉扯起来了,但是并不代表两国会一直相安无事,外籍兵团的存在也是一个对美国的制约。
编成一个外籍兵团旅,要比编制一个大唐陆军正规旅,花费少得多。尽管外籍兵团士兵所拿到的报酬高昂,但是也跟正规军士兵没什么两样,甚至还稍低一些。他们在装备、训练、后勤上的消耗更是要比正规军少。人被打死了还没有大唐体制中后续的高昂抚恤费用和其他成本,更不会因为战死人数多而影响本国人口。
它的劣势固然也很多,但是以大唐现在这样一个人口情况,启用外籍兵团是几乎必然的情况。至少现在组建成了一个外籍旅,除了安置在彭州、佛州的骑兵团和毓州的陆战团,大唐即便遇到了什么棘手的战事,也不必担心在东海岸没有可战之兵,更避免了军队需要长途跋涉两万公里到东海岸作战。
现在大唐的国家战略是杜鹃计划,不过几年后杜鹃计划顺利实行,人口大量取得,大唐必然还会谋求更多的殖民地,那时候这支外籍兵团就更能够派上用场了,至少以白南的想法,南美的这些殖民地就该换换主人。
也就是现在大唐财政支出很大一部分在杜鹃计划上,而且国家就这么大,也没有太多余钱,要是财政许可的话,白南觉得养上两万外籍兵团,负责大西洋战区的各种战事,完全没有问题。现在的欧洲人民族国家意识十分稀薄,即便投靠唐人,为大唐卖命也不是什么羞辱的事情,而欧洲战场上到处都是雇佣兵,招募一批雇佣兵难度也不算特别大。
第211章 北海道
因为黑森人原本就是成建制的雇佣兵,他们不仅在北美打过仗,大多数人还曾参与过欧洲的战争,可谓是经验丰富的士兵。在被大唐招募之后,黑森人是以最快速度成军的外籍士兵,因为黑森人的数量也最多,所以两个步兵团都是由黑森人组成的,美国人则组成了另一个正编步兵团,至于旅炮兵团则由黑森人、美国人和其他国家具有炮兵才能的人混编组成。
实际上外籍兵团旅共有步兵团四个,比普通的唐人团级部队多一个步兵团,除了两个黑森团和一个美利坚团,还有一个黑人步兵团,和一个大杂烩团。黑森团和美利坚团的人数都在1200人上下,黑人团和杂烩团少一点,有800多人。然后再加上旅直属的一些部队,人数五千多人的外籍旅比大唐陆军旅人数还多不少。早前国防部还有人建议白南将这个旅提升为师级编制,不过白南认为并没有太大必要。
外籍旅黑森第一团是外籍兵团中最早成军的部队,他们都是老兵,即便是转用大唐武器,也很快习惯了,至于大唐教官教授给他们的一些基本战术,难度都不大,而且唐军从来不指望这些外籍士兵可以打什么硬仗,能挖一下战壕,进行一下阵地战,防守一下工事什么的就够了。排队枪毙那一套早就被扔到一边。
白南练成这支部队,不可能就扔在巴哈马不用了,毕竟大把的银元花着呢,所以岳震甫完成黑森第一团的训练任务后,立即将这支连汉语都不怎么会说的部队塞上了船,送到了珈州。
在珈州,白南在陆军建立在楚城的训练场,大致检验了黑森第一团的作战能力后,又立即把他们送上了运输船,同样登上运输船的还有陆军第一旅机步团猛虎团,以及大唐国家建设公司的一支近千人规模的建筑队。
他们的目标自然不是直接在渤海湾塘沽口登陆,虽然这样的兵力差不多真够了。在白南的计划中,航行近万公里,直接将部队投放到渤海湾,显然是冒险而费力的一件事情,所以,他决定在东亚建立一个前进基地,容纳部队和存储战争物资,同时也能够更好地对前方部队进行指挥和部署。
另一时空中,美国进行朝鲜战争,基地选在日本和韩国,进行越战,基地在菲律宾,白南自然也需要一个这样的基地,来帮助他完成战略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