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首相罗金汉侯爵道:“既然你叫我们来这里,想必是做出了什么能够使用的东西吧。”
设计师点点头,从桌子下面又拿出了一支火枪,道:“这就是能够使用的东西了,它的原型是唐军的sc-1火枪,也是一款线膛枪,不过膛线少一些,只有四条,而且并不是使用纸壳弹在后面装弹的。它用了一种比较取巧的方式,将子弹做出螺旋纹,使得相对来说容易被装填入枪管,它的精度远比我们的1756和1768更为优秀,虽然射速无法跟后装的sc-2步枪相比,但我们实际测试中,两种步枪其实并没有产生太大的差距。”
汤申德问道:“那这款步枪的成本造价呢?”
“便宜多了,比我们现在装备给陆军的步枪也贵不到哪儿去。”
罗金汉侯爵点头道:“那么这款步枪应该立即生产,装备给我们的一线部队。另外,大炮的仿制如何了?”
设计师道:“唐人青铜炮的制作并未比我们优胜太多,我们吸取了一些不错的设计,可以利用在我们自己的火炮上,这倒是不成问题。只是听说,唐人最厉害的火炮还是他们的线膛炮,不仅射程远,而且威力大,我想如果可能的话,应该弄到一些样本过来。”
“这不成问题。”罗金汉侯爵说道。
实际上,英国皇家军械局一直作风保守,另一位面中,英国陆军上尉诺顿在研究了土著吹箭原理后,制作出了挖空底部的圆头柱状子弹,当他提交自己的发明给军械局的时候,军械局却说:“英国军队不会接受除球型子弹以外的东西。”
之后格林纳修改了诺顿的设计,在中空底部塞入软木使得膨胀更为稳定,使之成为真正意义上的米尼弹。而英国军械局回答是,“这种存在两种材料组合式的子弹会增加制造成本。”
讽刺的是,十三年后,英国人又花了两万英镑从法国人米尼那里购买了一模一样的设计……
现在英国人可以这么快地接受新生事物,还不是因为他们在战场上被狠狠地踢了屁股。
第210章 外籍兵团
白南现在的工作重心已经转移到军事上面来了,作为杜鹃计划的总负责人,他每天处理的文件,进行的各种视察,都是围绕着这件事的。
唐军扩军的事情进展相对来说比较顺利,除却原本民国众中的老兵,新抵达珈州的婆罗洲移民本来就以男性为主,而且如今新移民们大都知道了一个事实,那就是唐军凭借着先进的武器和战法,战无不胜攻无不克,而且每战人员损伤很少。就以去年结束的远征军参与的北美独立战争为例,大唐海陆军总共派遣士兵两千多人,伤亡甚至没有超过20人,阵亡的似乎都没有上两位数。
也就是说,只有运气相当差,才会丢了一条命,而只要这条命还在,四年服役期满,不仅能够获得国防部安排的优渥工作,拿到比寻常人更高的工资,而且在婚配方面也优先照顾,同时还能够获得“军功田”,子女上学还能够得到进一步的优待,而且在子女的就业上也能够得到照顾。
这还自不用提,本身大唐军人的社会地位普遍偏高,成为军人能够快速地出人头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