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盛顿沉默了片刻,道:“现在没有必要考虑这种问题,大唐并未对十三殖民地表现出兴趣,而且如果他们变成侵略者,人民都会反对的,不会像现在这样受欢迎。而且,这些火炮虽然恐怖,但是同样笨重,所以面对这种炮兵时,唯一的办法就是机动起来,不要让他们有机会停下开火,然后在后方或侧翼袭击他们的炮兵,最后这样的火炮只能成为战利品。”
军官们笑了,因为这种跑起来作战的战术,分明就是受到大唐军事顾问团影响才被大陆军掌握的。
华盛顿指了指河边正在奋战着的大唐工兵和给他们打下手的大陆军士兵们,道:“大唐陆军的舟桥部队也同样令人钦佩,建造一座能够通行拉里坦河的大桥,我们可能需要耗费不止一个月的工夫,而他们,六个多小时的时间,已经快要完成了。”
当然大唐的工程兵能够这么快,首先也是因为他们早就做好了准备,在修建浮桥之前,他们已经准备了大量的材料,而且大唐海军还进入拉里坦河,拖来了数艘船舶作为浮桥的组成部分。他们用绳索将所有的浮舟连结固定,然后在上面铺上厚实的木板,一些地方,还用了充气塑料浮球,增加浮桥的浮力。若是厚实的重型车辆,势必没办法通过这座浮桥,但是对于步兵和马匹,乃至于畜力车,都是没有什么问题的。
有人道:“实际上这座桥完全没必要修建吧,新不伦瑞克这么快就攻下来了,直接在那里过河就好了。”
华盛顿自然摇了摇头道:“两座桥和一座桥的战略价值是不同的,而且我们能够先一步抵达对岸,展开行动。刘将军大概也没有料到黑森军败得这么快,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浪费。我们现在可以用更快的速度通过拉里坦河。”
这一天的工夫,美唐联军攻克了重镇新不伦瑞克,渡过了拉里坦河,推进到了新泽西的珀斯安波伊,与斯塔滕岛隔水而望。斯塔滕岛的英军守军根本没有预料到大陆军会出现在这个位置上。不过因为夜幕降临,大陆军并没有发动攻势,而是就地休整。
大唐远征军从新不伦瑞克渡河,也并没有急着继续推进,在拉里坦河北岸驻扎。
直到第二天清晨,在纽约的克林顿才接到消息,新不伦瑞克陷落,美唐联军已经到了纽约的家门口。
在这个时候,除了兵力上的优势,大唐远征军两个骑兵营又使得唐美联军一方彻底掌握了战场上的主动权。实际上北美十三殖民地并不缺马,但是大陆军到现在才有一百七十六名骑兵,英军方面也同样,几乎没有什么骑兵。这是因为骑兵相比陆军,需要更多的训练,不是所有会骑马的人都能成为优秀的骑兵的。而且就算英国人有自己的骑兵团,但很难直接调到美洲来作战。
唐军的骑兵之前属于龙骑兵范畴,基本都在步战。不过楚白抵达费城后,就很用心地为后续唐军到来准备马匹,虽然这些马跟大唐骑兵们原本的坐骑没法相比,甚至还不适应骑手在马背上射击,但是刘放吾需要的主要是骑兵的机动能力而不是冲击能力。专门为马匹准备了堵住耳朵的耳塞,让骑兵们进行了为期一周的适应之后,猎骑和骁骑的骑兵们也算是勉强能够继续骑马作战了。
于是,在新泽西土地上,大唐骑兵如同一阵风一样开始袭击英军的各个哨所,英军在这一带的防御程度并不算高,每个哨所驻军也有限,骑兵们风风火火开到之后,往往一顿偷袭就灭掉了英军哨所。不仅大唐骑兵在出力,大陆军以及新泽西的民兵也纷纷配合袭击英军哨所,以往的民兵们是根本攻不破这些哨所的,但是有了数百到上千人的大陆军部队,加上一阵风一样的大唐奇兵,仅仅三日的工夫,斯塔滕岛-纽瓦克湾以西的土地上,英军的势力被联军连根拔起。
同时,大唐海军的数艘战舰,也开到下湾海域,不断地对斯塔滕岛上的英军进行炮轰。斯塔滕岛是恭维纽约的一个要地,英军在此地的防守不可谓不严密,但是兵力规模上完全落后于联军。
很快,由大唐海军运送的一支千人规模的大陆军部队,在海军炮火和对岸大唐陆军炮火的掩护下登陆斯塔滕岛。岛上的英军虽然疯狂地想要将大陆军赶回去,但是最终因为唐军火力过猛,而无法成功,使得大陆军源源不绝地被输送上岛。在四千名大陆军士兵将斯塔滕岛要塞包围之后,英军没有继续做无谓的抵抗,向攻城的大陆军指挥官普特南投降。
斯塔滕岛英军总员额1800多人,其实一共伤亡只有47人,但是他们就是这么“识时务”。
斯塔滕岛被攻克后,大唐海军掌握上湾,新泽西地区的所有英军基本被肃清,华盛顿领导的大陆军主力抵达纽瓦克,准备攻打曼哈顿,而唐军主力军则由海军运输,准备在长岛直接登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