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是强大的恩尼亚酋长,是下克里克两大部落的酋长之一。”克里奥翻译介绍道。
徐道润点头向恩尼亚示意,道:“欢迎酋长来到新的彭萨科拉。”
恩尼亚虽然很聪明,但是毕竟还是一个印第安人,喜欢直来直去,他道:“我是来这里跟英国人做生意的,但是英国人被你们击败了,我找不到以前的商人了,他大概成为了你们的奴隶在给你们修房子。”
徐道润笑道:“在我们大唐,并不存在奴隶,任何工作关系都需要支付相应的报酬。”
恩尼亚问:“那你们会给那些英国人支付报酬吗?”
“不会。”徐道润直截了当地道,“他们是战俘,有义务在战胜军队的驱使下进行一些必要劳动,不过这种强制劳动不会一直持续,战争结束了,我们会将他们送走,他们仍旧是自由的。”
恩尼亚也不懂得弯弯绕,道:“真是一种愚蠢的行为,明明你们可以强迫他们做事情。”
徐道润继续笑道:“可是在我们看来,被强迫做事的人往往效率最低,效率你懂吗?就是一个人一天可以做十件事,另一个人一天只能做一件事,十件事的人效率就是高的。”
这些话让克里奥翻译满头都是汗,马斯科吉语没有那么复杂,也不存在太多抽象词,所以他不得不使用徐道润的音译。
恩尼亚也不知道听懂没有听懂,他道:“怎么使用奴隶是你们的事情,如果你想要出售一些白皮奴隶给我,我很愿意接手。不过重点是,我来到彭萨科拉是想要做生意的,我的族人需要白人出售的商品,布匹、粮食、火药、工具,现在英国人没有了,那么你们是否有这些东西能跟我们进行交易呢?”
第171章 鹿皮贸易
很快恩尼亚和他的族人们就惊喜地发现,唐人能够提供的商品似乎比英国人要更多,更好。英国人提供给克里克人的基本上都是一切比较粗制的金属工具,生铁居多,质量非常差。
唐人因为负责有很多营建性工作,而且还有贸易的考虑,所以带过来的东西真心不少。徐道润很快挑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商品,交给恩尼亚来过目。
恩尼亚首先选取的是一把斧头,在没有接触欧洲殖民者的金属斧头之前,印第安人伐木是非常麻烦的,他们用石斧要砍很久才能砍下来一棵树,有了金属斧头以后这个效率明显提高了。唐人的斧子跟英国人的一比,从卖相上就强一大截,首先这斧子是钢质的,明显要锋利很多,而且进行过表面处理,看上去冷光幽幽,立即觉得就是很厉害的东西,而且连斧柄的木头都经过比较好的打磨,完全不像是英国人卖得那么简陋。
恩尼亚挥舞着斧子砍中了一截木头,顿时发现斧子很轻巧地就进入了很深的一段距离,相信用不了几下就会将木头砍断,比英国人的斧子锋利太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