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页

真正重头戏是唐西两国关于其他几个问题的商讨。

首先就是西班牙向大唐进口武器的问题,西班牙希望得到大唐先进的武器武装自己的军队。卡洛斯三世在位期间,改变了西班牙军事体制,将雇佣兵制改为了征兵制,虽然改革后西班牙还是吃了不少败仗,不过西班牙的武力值也有了一定提高,最少在部队组织能力上有了些进步。

在位以来几乎没有打过什么像样胜仗的卡洛斯三世,希望能在自己有生之年,带领西班牙人取得一次辉煌的胜利。他与同为波旁家族统治的法国,签订了家族攻守协议,两国共同对抗英国。不久前西班牙传来了新英格兰殖民地爆发起义的消息,卡洛斯三世大为欣喜。能给英国人添堵制造麻烦,向来都是波旁家族的重要娱乐活动,如果能给西班牙军队快速装备一批大唐武器,那么卡洛斯三世派兵去北美教训英国人的大计就能够更顺利的推行。

只不过,唐人坚持把武器贸易这个问题绑定在唐西贸易这个大的框架中。

楚白表示道:“武器贸易同样是两国贸易,而且带有明显的政治性,大唐不赞同特例性质的武器贸易,我们认为两国正式建交后,应该在一个互相商议妥当的贸易框架中,进行互惠互利的双边贸易。”

他的话如果放到现代去说,没有人会提出什么异议,可是现在是十八世纪,卡洛斯三世和他的臣子们听着楚白的话,都是颇为不屑一顾。重商主义横行的欧洲,人们认为贸易一定是一方受损,一方得利的,多卖少买是致富的不二法门。大唐共和国有着自己出色的制造业,能够生产大量的商品,更重要的是距离西班牙的殖民地太近,如果放纵大唐商品流入殖民地,那么西班牙本国的商品就卖的少了,本国商人的利润就会减少,当然更关键的是王室和政府的收入会受到影响。

楚白也有些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他不得不拿出了自己一个关键的筹码,道:“大唐共和国愿意与西班牙签署贸易协议,给予对方最惠贸易国的地位,一国商品进入另一国,享受相比其他国家更低的关税,同时另一国也保障对方获取更低关税。”

只是这个筹码扔出来,西班牙国王和臣子们仍旧兴趣缺缺。

卡洛斯三世表示道:“我认为,贸易协议这种事情需要慢慢谈,这里面涉及很多问题,很多利益也需要协调。不如我们先谈好武器贸易这件事吧。”

楚白绝不会轻易让步,他道:“对不起,国王陛下,大唐的立场是坚定而鲜明的,那就是贸易协定谈不下来,那么武器贸易作为贸易同样无法进行,大唐坚持一个稳定的贸易框架中,进行合理互惠的贸易。”

谈判到这里就进行不下去了,卡洛斯三世有些悻悻,中止了谈判。国王的礼节不能丢,他命人在第二天带着楚白游览了马德里,晚上又命一名贵族为楚白办了一场迎接舞会,而他自己则带着几名心腹重臣跑出去打猎了,这名国王酷爱打猎这项运动,甚至很多时候都是穿着猎装的。

六十二岁的国王仍旧骑得快马,只不过在射死一只野兔之后,国王就有些累了,在侍从的伺候下,开始在一颗大树底下休息。臣子们也围着国王,因为大家都知道国王今天出来打猎,可不是单纯为了打猎的。

“这些该死的唐人,真是嘴硬啊,没有想到我们不通过通商协议,他们就不向我们出售军火。”卡洛斯三世饮了一口甜酒,润了润喉咙道。

阿方索道:“其实这也并不意外,他们不远万里从美洲大陆的西海岸到马德里来,为的就是那份通商协议。”

卡洛斯三世恨声道:“可是我们不能容忍唐人的商品充斥新西班牙的市场,这对于我们的经济是一种打击。”

大臣洛里达布兰卡说道:“殖民地的境况并不算好,西班牙商品在新西班牙销路一直都成问题,即便总杜先生下了命令,但人们还是喜欢购买荷兰人贩运来的商品,喜欢用英格兰人的棉布,所以归根究底是因为我们西班牙的商品缺少竞争力,国王陛下您励精图治,发展我国的工业,可是在技术上,我们存在一些短板。显然唐人的工业技术还胜于英国人,阿方索阁下提出地从唐人那里得到技术是非常明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