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有德并没有带来太多可以供交换的货物,不过这个天生的商人,空手套白狼的本事也不差。他看准了楚马什几个部落缺少食物,举步维艰的情况,提出了一个大胆地设想——印第安人雇佣制。
虽然殖民点一定程度上来说并不缺乏劳动力,但这种雇佣还存在更深层次的意义。林有德不懂这些事情,但是临行前白南曾经对他谈过这个问题。白南希望吸引更多的印第安人来到洛杉矶,甚至是加入殖民点。这样一来,洛杉矶将会对周围的印第安人,形成控制力和领导力,也会增强当地人的归化,减少不必要的冲突。
林有德现在带走部落里的劳动力,也是减轻了部落的食物压力,同时这些劳动力还可以为洛杉矶殖民点工作,他们对于周围的环境更加熟悉,也许做不了什么太复杂的东西,但是经过训练之后也能够产生一些效用。
不好处就是这样可能会继续加重洛杉矶的食物供应危机,但林有德觉得,粮食总能够解决的,猎骑和渔业的努力,其实已经基本能够满足需求,如果商务局能够听取自己的建议,派遣商船去到南部的新西班牙殖民地,那么他们便可以向西班牙人交换到玉米等粮食,足够殖民点消费。
苏穆里也是十分赞同林有德想法的人,在洛杉矶的生活让他十分向往,如果能够带着部落的人在那里过上更好的日子,苏穆里觉得义不容辞。而且,苏穆里还怀有更加大的心思,只不过碍于语言障碍,他也并没有表现出来。
于是,洛杉矶跟楚马什部落达成的第一个贸易就形成了,林有德用一部分铁质工具、明代劣酒和少量武器,换到了86名印第安青年来到洛杉矶工作,合同约定这些印第安人要为洛杉矶服务五年。
第15章 融入
对普通穿越众们来说,如何处理跟原住民的关系,显然不是特别重要的问题,十三万人口,可谓是军事力量强盛的殖民点,对于整个地区的印第安人来说都是庞然大物,这也使得穿越众们有着极大的选择自主权,他们愿意跟印第安人交好就交好,不乐意了可以翻手将他们全部灭掉。
与其关心印第安人的问题,大多普通的穿越众还是在考虑自己的未来,包括他们之后会分配到怎样的工作,什么时候能够从船上搬到陆地上住,有家庭的人考虑如何养家糊口,甚至还有一些胆子肥大的可能在考虑如何在这样一个时代出人头地。
学机械出身的青年刘征泰推着小推车,里面装满了红砖头,这些红砖都是昨天才烧制出来的。砖窑算是殖民点第一个建立起来的小型工厂,如果砖窑也算是工厂的话。烧砖并不算什么太高难度的技术活,懂建筑的都能耍一把,有地质研究的工作人员勘察了一下洛杉矶周边的土质后,选定了几个地点,建成了现在的砖窑。现在这些砖窑为殖民点的房屋建造提供了必须的材料。
“小正太啊,你推得稳一点,一会儿撒了一地,可有的大家麻烦!”
刘征泰最恨别人管自己叫正太,虽然他长得很清秀,但是好歹也是身高一米八五,跟正太完全不像,可是别人听了他的名字之后,就是喜欢这样地戏谑自己。
说话的人叫张锦,已经三十六岁了,跟刘征泰这个从国内去往非洲进行志愿者活动的年轻人不同,张锦是昌茂号上的大副。
两人现在分属于同一个建筑队,殖民点统共十三万人口,劳动力可谓是充沛。在社会分工尚未建立起来的时候,大家基本上都只有一项工作,那就是营建。所以,不管你是理工大学的高材生,还是跑海运的海泥鳅,都得来工地上搬砖。自然也不是所有人都需要下工地,穿越众的一些女性和小孩,受到了优待,女性们从事一些衣物浆洗缝补、清洁和烹饪之类的工作。
“我说老张你明明可以呆在船上,干吗跑下来跟着我们一起干活,闲得蛋疼吗?”刘征泰张口讽刺道。
张锦不以为意,笑道:“我老张胃口大,现在咱们的食物都是配给了,可不管你吃的多吃的少,我的配给现在就不够,呆在船上反正也没有事情,下来干活儿也算是锻炼,而且还能多拿一份口粮,还有肉吃,为啥不来呢?”